黑大主页      信息门户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历史回眸 | 印象黑大 | 祝福母校 | 校友网 | 影音黑大 | 标识下载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历史回眸>>正文
【校史】抢抓机遇 加速发展
2016-09-21 14:54     (点击: )

第七章   抢抓机遇 加速发展(1992-2001)

 

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教育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2年底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九十年代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战略方针、基本思路,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面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的新的发展阶段。十年来,黑龙江大学全方位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进入了我校历史上跨越式发展时期。全校师生员工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团结实干、开拓进取,以改革统揽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办学规模空前扩大,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呈现了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势头。

这个时期,尤其是“九五”期间,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是全方位改革,加快发展,1998年6月校长衣俊卿受校党委的委托在全校中层干部会上作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表述:中国的高校目前正处在深化改革的时期。这次改革的力度确实很大,再有5—10年中国高校会形成一个新的格局,各个高校在这个格局中的地位如何取决于今天的改革力度。这个改革的思路刘东辉校长在任时就已经提出,这个思路的基本含义是:对外深化改革,千方百计把黑龙江大学办大,对内深化具体办学模式的改革,把黑龙江大学办好,把层次办高。

在此阶段,黑龙江省委先后四次充实并调整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1992年12月省委任命曹林、陈震、赵奇为副校长。1995年12月任命刘东辉为校长。1996年4月任命刘东辉兼校党委书记,同时任命衣俊卿、李建中为副校长,杨震为党委副书记。1998年5月任命许师东为党委书记,衣俊卿为党委副书记、校长,杨震兼副校长,钟庆杰为党委副书记。

黑龙江大学90年代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在世纪之交,学校规模已发展到万人大学,大大超前实现了“九五”规划目标,为实现“十五”规划目标,把学校初步建成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步入全国同类大学的先进行列、成为北方名牌大学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 实施并推进学院制 努力加强学科建设

学院制的建立

 

长期以来,我校在教学管理体制上一直实行的是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校共有14个独立系,及4个系级教学单位,这些系和系级单位的建制依赖于学科专业的生长、分化、交叉和综合而不断增长。随着人才培养规模和层次不断扩大而增加,导致了系的膨胀。这一方面是对社会发展变化作出的反应,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教学工作开展,尤其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办学效益的问题。由此可见,以学院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提高我校整体办学效益的现实需要,同时,伴随着我校建立学院制条件的日渐成熟,全面推进学院制已势在必行。

1991年1月经省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在我校经济系基础上正式建立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由黑龙江大学副校长熊映梧教授兼任院长。这是我校第一所学院,也是我省第一所经济学院。1991年7月6日,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建院大会隆重召开,省党政领导周文华、单荣范、张向凌、戚贵元、嵇华、戴谟安、黄枫、市委副书记孟广遂等出席了建院大会。参加建院大会的还有省经济学会、省科顾委、省计委、省经委、省委党校、省委高教工委、省社科院、省统计局、省报社、省人事厅、省工商局、省教委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大会由尚鹤翔副校长主持,由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熊映梧作建院报告。省委副书记周文华、副省长戴谟安、省计委主任张福如和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孟广遂以及校长徐兰许在会上讲话。省委书记孙维本为经济学院题词:“造就经济管理人才,推进龙江经济发展”。

同年9月15日黑龙江大学第二所学院外国语学院成立,学院建立于原俄语系、英语系、日语系三个系基础之上。尚鹤翔副校长兼任外国语学院院长,但外国语学院成立后,始终为虚体,而未成为实体。在随后的几年中,学校本着“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逐渐向学院制过渡。第三所学院为法学院,是1996年7月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建立的。1997年6月在原化学化工系基础上建立了化学化工学院。在上述四个学院的基础上,1998年5月,学校领导班子根据我校所具规模和发展趋势,作出了全面实行学院制的决定。

建立学院制,学校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教学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组合,避免了校内资源的低层次重复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具有优势的、高层次的专业群和学科群的发展,为素质与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9年1月以历史系为依托建立了旅游学院,2000年4月更名为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学校于1999年8月27日成立了以衣俊卿校长为组长,陈震、李建中两位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院制规划领导小组,制定了学院制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讨论、层层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形成了《黑龙江大学学院制规划方案》(草案),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坚持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新优势、新特色;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从院系实际情况出发,拓宽学科专业发展的空间,推进新生长点的建立;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既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施,又要顾全大局,积极推进学院制的组建工作。尽快使学校形成资源优化、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需要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格局。”该规划方案经过教代会常设主席团1999年11月两次讨论后通过,经校党委常委会议讨论批准,付诸实施。为了尽快抓紧落实该规划方案,学校又成立了以衣俊卿校长为组长,以杨震、陈震两位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院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在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分别成立了理学院等五个学院的筹备工作小组。各学院筹备工作小组积极扎实地开展工作,分别提出了各学院的筹建方案,经过学院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学校认为这五个学院的筹建方案切实可行,应抓紧及早实施。

2000年1月14日正式形成黑大校发2000年3号文件“关于成立理学院等五个学院的决定”:理学院以原有的数学系和物理系为基础合并而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中文系为基础转制建立。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原哲学与行政管理系基础上转制建立。电子工程学院以自动化系和信息电子科学系为基础合并而成。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在原有的计算机科学系的基础上转制建立。2000年1月15日隆重举行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立大会。校领导许师东、衣俊卿、杨震、钟庆杰出席了成立大会,全校中层干部及所涉及院系教授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这五个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学院制推进工作告一段落。2001年3月,经校长办公会决定,成立艺术学院。2001年5月,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分别在原信息管理系和生物工程系基础上转制为信息管理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本科已全部为学院建制,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从而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组合,避免了校内资源的低层次重复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具有优势的、高层次的专业群和学科群的发展,为素质与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黑龙江大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 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综合性的战略任务,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首要工作。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观念,积极推进有关方面的工作,并取得实效。

我校有8个学科门类,25个一级学科,134个二级学科。学校从八十年代初就有计划地加强学科建设,提出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并确定了46名学科带头人。

1993年,我校在1988年首批确定的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现代汉语、政治经济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又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计算机应用两个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同年我校确定中国哲学、法学、中国古代文学、东北亚史、基础数学、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企业管理为校重点学科。同时审批确定了这8个校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993年4月6日,学校为了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成立黑龙江大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许兰许任组长,副校长陈震、曹林任副组长,科技处、教务处、研究生处、人事处、实验设备处、图书馆、财务处主要负责人参加。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学科建设工作。

1993年,副校长陈震在学校举行的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黑龙江大学学科建设的构想,即我校办学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提高学校学术地位和水平为目标的高层次学位建设,这是学校建设的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适应龙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本科教育,这是学校建设的基础;以专业方向和专门化为依托,以适应企事业和县、乡、镇及乡镇企业需要为目标的多形式教育,这是学校办活的体现。三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加上跨国办学就构成了我校办学的整体模式,其中学科、学位建设是龙头,这便是学科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学科建设的关键在抓学科规划的基础上,抓好教学基地、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及实验基地四大建设。

经过多年的努力,省、校级重点学科都调整和确立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创造学科研究方向的优势,突出学科特色,以学科研究方向组织学科梯队力量,发挥带头人和骨干的核心作用及学科的整体优势,以任务带动学科建设。

1996年学校专门制定了《黑龙江大学“九五”学科建设规划》,确立了以教学建设为基础,科技建设为支持,学位建设为目标的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确立分层次、分阶段、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指导方针。在学科建设上,学术梯队建设是核心,选好学科研究方向是关键,改善设施条件与学术环境是基础,取得学位点并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是重要标志。在学科结构上,确立以重点学科为核心、以基础学科为依托,加强应用学科,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高技术和现代工程学科。

“九五”学科建设规划中制定了加强学科建设的九大措施:“一是加强校、院系两级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跨院系的学科组建研究所等。二是优化学科布局,尽快形成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相互渗透的有特色的学科群体,完善二级学院,组织跨一级学科的群体。下大力量增设与发展适应国家和地方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学科,及有计划地扶植较弱的学科。三是加强梯队培养,在充分发挥现有学科带头人作用的同时,要培养和造就20名左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并形成某些新的重点学科。四是申报学位点,对新增硕士点要在考虑发展具有我校特色的基础学科同时,特别要注意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文化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薄弱学科和地域优势学科。五是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六是院系学科建设工作。七是增加经费投入。八是建立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体制。九是完善不同渠道,不同培养方式培养研究生的方法和制度。

为了落实“九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1998年6月学校又制定了《黑龙江大学关于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的若干规定》,针对“九五”期间多数学科带头人已经达到或接近退休年龄的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为了学校的长远建设和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实施“人才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九五”期间要培养和造就20名左右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一批学科研究方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对此学校就六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1.充分发挥现有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现有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从相应学科的重点学科经费中资助一定的研究经费,补贴博导每人每月100元。2.设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基金。3.建立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给予优惠,毕业后给予改善待遇的政策。5.引进高层次人才。6.加强学术梯队的管理。上述政策的贯彻与实施,使我校一大批年轻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迅速成长。

2000年10月,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属普通高校“九五”期间重点学科建设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进行了省重点学科的申报与自评工作,2001年3月,我校共有17个学科通过审查获得省级重点学科资格,在数量上列全省第二位,为我校“十五”期间学科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表明我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而且充分显示了我校学科建设跨上了历史新台阶。

2001年4月,学校专门召开了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作出《黑龙江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决定》,为深化学科建设工作,学校决定实行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系级四级学科建设模式,为此学校按有关条件和要求,进行了校级重点学科评估。经专家组审核,外国哲学、国际贸易学、中国古代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中国现当代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企业管理、有机化学、光学、应用教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等16个学科通过审查获得校级重点学科资格,为省重点学科确立了雄厚的后备学科。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工作,学校作出如下决定:一是继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指导思想,以确定先进的、前沿的、稳定的研究方向为关键,以改善设施条件和学术环境为保证,以争取学位点为目标的工作方针,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科学管理,使我校学科建设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二是完善四级学科建设模式,要求各院系设立院系级重点学科,制定发展规划,同时各院系必须给予相应投入,作为校级重点学科的后备学科以及申报硕士点的后备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三是明确各学科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四是学科建设应有规划,避免建设的盲目性,提高申报的成功率;五是学校对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划拨与省拨经费按1:2配套,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同时学校要求各院系为校级重点学科按学校投入不少于1:1比例配套,根据实际条件为院系级重点学科投入建设资金;六是实行奖优罚劣的滚动式管理办法。

与研究生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

 

1992年之前,我校已是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可以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工作。1993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我校为硕士生单独考试单位。

1992年至2001年,硕士学位授予权由原来的14个增加到35个。1998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6个学科是同等学历硕士授予权单位。

1992年以前我校只有俄语语言文学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和2000年,我校又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11月经劳动人事部、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我校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这是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俄语语言为主的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该站为优秀博士生提供了一个在高水平环境里、在竞争的气氛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的机会和条件,给我校带来了不同的学术思想观点、工作方法和科研作风。该博士后流动站对我校引进人才,体现俄语语种的特殊地位,培养急需的学科骨干和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以及俄语学科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至2001年,学校共有13名博士生导师,其中李锡胤、华劭、张会森、张家骅、郑述谱、金亚娜、邓军教授为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张奎良、衣俊卿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张锡勤教授为中国哲学学科博士生导师,我校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学科与东北大学开展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韩志刚教授为博士生导师;我校计算机应用学科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李建中教授为博士生导师;我校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与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刘敬圻教授为博士生导师。

研究生教育与改革

 

多年来,学校一贯重视研究生教育,为加强研究生的教学与管理,学校先后制定了《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黑龙江大学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黑龙江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规定》、《黑龙江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有关规定》、《黑龙江大学接受同等学历人员进修硕士生课程及申请硕士学位暂行管理办法》、《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规范及教学管理办法》等,并多次修订研究生教学计划,由于严格贯彻执行上述制度规定办学,不断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发展趋势及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和现实需要,为了补充、稳定和提高我省科技、文化教育队伍质量,保证地区文化教育、经济持续发展,我校于1991年、1993年分别向黑龙江省教委及国家教委申请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简称在职修读学位)和单独组织在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作单位(简称单考单招),并获得了批准,分别于1993年、1994年开始招生。

我校始终将研究生培养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定位在研究生教育功能从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终极目标,实施“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单招单考制、教学双轨制、论文课题制、成果推广制等一套办法。与省内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商业、产业单位建立了联系,开展协作。通过“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培养了各类研究生258名,其中27人正在国内外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2人的毕业论文因解决了企事业难题而获有关单位的嘉奖。11人的毕业论文做为省部级以上科技课题通过省部以上有关部门的成果鉴定,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800多万元。

自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2001年3月,我校共招收78名博士生,1245名硕士生,2225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包括随班修读人员)。共毕业37名博士生,886名硕士生。截止2001年3月我校在校博士生47名,在校硕士生437名。

强教学管理力度 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自1992年新一轮教学改革开始,学校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思想与观念,教学改革逐步深化,新的教学体制初步确立。围绕现代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专业结构日趋合理,课程体系日益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不断深化,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验设施得以改善。以学分制、主辅修制、课型制、重修重考制等为核心的教学体制已基本形成,教学管理不断走上现代化轨道。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估、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监控成就明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成功地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

  总结教学经验 更新教育观念

 

为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抓好教学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于1992年3月6日召开黑龙江大学教学经验交流大会。学校党政领导李源植、徐兰许、尚鹤翔、王景林、曹林以及各院、系、部的领导、教师,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共计150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由副校长尚鹤翔主持。校长徐兰许致开幕词,他强调指出:最近两年来,我校连续评选了一批优秀的教学成果,也总结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其中有些成果和经验获得了省和国家的肯定和奖励。为了更好地弘扬与推广这些可贵的成果及经验,今天召开了这个有意义的大会,也是我校近年来第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这对于我校进一步落实“八五”规划,全面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后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总结新经验,为把黑龙江大学办成能主动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为建成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而努力。

交流会上先后有10位教师代表发言,他们从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介绍了转变教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的新鲜经验,同时也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所遇到的新问题。

副校长尚鹤翔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说:以上这些经验凝聚着教师十几年、几十年的辛劳和心血,是对我们学校发展建设的巨大贡献。这些经验集中地反映出广大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对业务的精益求精。我们要很好地弘扬和传播。尚鹤翔同志对全校广大教师提出三条要求:第一,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局面,面对国际范围的经济竞争和高科技竞争,广大教师一定要牢记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办学方针,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第二,高等学校的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正是因为我们有一大批勤奋工作、师德高尚、教风端正的教师支撑着,黑大才有今天的局面。面对一批又一批正在成长的青年学生,绝不允许在师德、师风问题上有丝毫的懈怠。第三,高等学校的教师要努力学习,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次教学经验交流会之后,在全校形成了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思想,研究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氛围。

1999年1月18日至23日召开了由全体教职工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的全校规模的年度教学工作会议。规模如此之大的教学工作会议在黑龙江大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围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会上衣俊卿校长作了题为《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主题报告,提出了黑龙江大学1999年包括今后一段时间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积极推进六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进学院制建设、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础与平台;二是以学分制为平台,构造复合型人才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切实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四是建设面向21世纪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五是从严管理,完善考试与成绩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学风;六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估体系,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党委书记许师东作了题为《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开展好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动员讲话,陈震副校长作了《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讲座,广大教师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认识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同时提高了质量意识,而且提出了目前学校在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具体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设想。此次教学工作会议对黑龙江大学的改革、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001年4月20日,学校召开2001年度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就构造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观与质量观的问题,校长和主管教学副校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主管教学副校长丁立群在2001年教学工作思路与工作要点的报告中指出,围绕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通过不断丰富、完善和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逐步构建以个性化和创新原则为核心的人才教学观念体系,进一步强调思想观念的转换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先导,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和实施的关键。构造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高等学校人才观和质量观的问题。构造以个性和创新原则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体系是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十五”初期我校教学建设的重要任务。衣俊卿校长在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时期的教育人才观与质量观。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全社会都对教育质量予以极大关注,我们应以尊重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为出发点,树立大众教育观和终身教育观;以因材施教为出发点,构造多元化教育质量观。

二 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

 

加强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关系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基本建设。专业建设向上可以推动学科建设,向下能带动课程建设,横向又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直接体现着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与发展思路。

1992年初学校提出了要进一步突破传统的单一文理结构和只培养基础理论人才的办学模式,改变目前文大理小,层次单一的不合理状况。文科的重点是巩固提高,理科的重点是发展社会迫切需要的应用学科和技术学科专业,逐步形成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术学科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增设了数理教育、政史教育、计算机和俄语专科班。1993年根据我省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学校的基础学科和老专业进行了改造和调整。并从学校实际办学能力出发,经学校请示省教委批准,一次就新增设了计算机及应用、自动控制、光电子技术、精细化工、国际贸易、经济法、行政管理学、电子工程、国际经济法、信息学等10个本科专业,还增设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旅游文化、公共关系、办公自动化、生物化工、应用俄语等7个专科专业,本、专科专业由原来的26个增加到43个。对此,学校把着力点放在了各专业的自身建设上,突出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截至1998年1月,我校有本、专科专业44个,其中本科专业40个,专科专业实质上保留的只有4个。在国家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后,按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在主管校长的直接领导和省教育厅高教处及其专家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科专业的调整与合并工作,经过按专业目录规定进行的保持、更名、归并与调整等工作,我校本科专业数由40个减至35个。些本科专业立足我省乃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涵盖了11个学科门类中的8个,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以上情况表明,我校的学科门类在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属性上正日趋完善,并具有了较强的地方性特色。此时,教育学、农学、医学3个学科门类尚属我校空白,在11个学科下设的71个二级类中我校专业只涵盖了25个,这给我校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空间。

在我校的45个本科专业中,省级重点专业5个,分别是法学、化学、英语、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校级重点专业8个,分别是法学、化学、英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另外,俄语专业和哲学专业依托学科优势,申报了国家级重点专业。

学校在专业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经费的投入,对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采取“1+1”的方式加大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专业建设提供可靠的保证。立足地方性特点,积极增设急需的应用性强的专业。深入分析我省乃至全国专业分布情况,积极占领空白专业。积极调整专业学科结构,扩大短线专业,压缩长线专业。通过调整来实现扬优、扶新、改老、拓宽,发展交叉和边缘学科。从学校总体建设出发,发挥重点专业建设在整个专业建设中的龙头作用。不仅把专业自身建设好,且由此拓宽口径,生长出新的专业。并推动了一般专业的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半个世纪以来,课程结构有所改革,但就大体框架和体系而言变化不大,最新的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很少进入基础课程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十分重视课程建设,把它纳入了教学改革的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增加主干课程,抓紧主要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的建设,鼓励教师开新课等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以《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近年来课程设置过多、分割过细,各门课程间存在比较多的重复、交叉、脱节现象,以及“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一系列问题,几年来不断进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1993年开始试行主辅修制,开设应用性较强的辅修系列课程,凡辅修课程均达到合格以上成绩者,发给辅修结业证书,作为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依据。

1994年进一步完善了以德育为本、以专业主干课为主体,以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培养为“两翼”的新的课程体系。修订由学年制课程计划到学分制课程计划,体现了基础要厚、知识面要宽,外语和实践能力要强的人才培养规格。1996年6月学校专门召开了全校“两翼”教学工作会议,会上主管教学的曹林副校长作了关于加强“两翼”教学工作的综合报告,强调进一步加强“两翼”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应积极采取措施,实现“两翼”教学四年不断线。大会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教学工作保证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提高大学外语教学水平保证大学外语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决定》两份文件。刘东辉校长在“两翼”教学工作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关键在于落实,要完善领导机构,这是加强“两翼”教学的组织保证。校长办公会要尽快通过实施方案与有关文件,提出经费支持,加强硬件建设。工作力度要大,并且要持之以恒,逐步实现。这次会议确定的计算机和外语教学四年不断线,是学校为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转变,这次会议是我校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我校教学改革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1997年,学校第五次教学计划的修订,依据1997年9月通过的《黑龙江大学学分制试行方案》中有关课程设置的规定,力求反映“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指导思想,摆脱现有教师队伍现状的束缚,立足于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知识结构,加强能力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设计出一个符合学分制要求的较为理想的课程体系。

1999年,学校根据新的专业目录第六次修订教学计划,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其基本原则:一是加大基础教育,实现宽口径,突出基础主干课程,避免和减少其他方面的冲击;二是扩大选修课程的幅度,使选修课由占总学分30%提高到40%以上,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增加专业方向,强调专业交叉,一些基础性专业通过同其他专业的交叉来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培养复合型人才。

2000年,学校又进一步疏理了课程建设的整体思想与基本原则。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是:整体优化、重点立项、拓宽基础、以评促建。在这个整体思路之下的课程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培养全面素质的原则,使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统一协调地发挥整体功能。

2、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搞好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注重必修课与选修课、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互相搭配,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逐步从单项性课程建设向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优化。

3、坚持“打通、共享、优化”的原则,从全校出发,打破专业界限,调整课程设置,共享课程资源,遴选任课教师,优化课程质量。

4、坚持“规划先行、立项资助”的原则,根据专业优势和特色,制定重点课程建设目标和规划,并予以立项资助,同时带动一般课程建设。

5、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抓住重点,加固、拓宽基础课程,并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一批核心课程。

6、坚持“评建结合、以评促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扩大课程评估范围,加强课程评估力度,通过评估来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促进课程继续建设。

到2001年,在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框架下,我校的课程设置经过不断调整完善,形成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体系。必修课是保证学生必备的培养规格和要求所必须学习的课程,这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做了明确的规定,学生不得以其它课程的学分来代替。选修课包括指导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学校不断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跨专业、跨院系乃至跨学校选修任意选修课,开设了精品课、热门课、跨校课、网络课等。任意选修课的开设为学生改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拥有自主学习空间,形成自身特色提供了可能。任意选修课以其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代表了黑龙江大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

此时,我校设本科专业45个,开设课程近1500门,其中省级重点课程8门,校级重点课程21门。

三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更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依据《1995-2000年黑龙江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学校发展的突出战略地位上,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既体现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又不断完善和拓展了规划的内容。

学校“九五”规划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贯彻“稳定队伍、提高水平、面向21世纪”的培养目标,坚持“提高学历层次、改变知识结构与学缘结构”的培养原则,克服了地缘不利、经费紧张和原有师资结构不佳等多方困难,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支持资助在职教师攻读博(硕)士学位,鼓励在职教师进修与访学,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加强青年教师外语与计算机培训,强化新留校教师培养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组建兼职教授队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1998年6月25日召开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会上,校长衣俊卿作了“关于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报告”,对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为落实“十五”规划,更好地做好我校“十五”期间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2001年5月,学校作出《关于成立黑龙江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决定》,通过了《黑龙江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

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1994年学校出台了“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办法”。1994年9月,在各院系推荐的基础上,经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们的严格审议,校长办公会讨论,评选出首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人。这些骨干教师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工作中都起到了带头作用。学校为了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以便今后进一步搞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管理工作,于1995年12月18日召开了黑龙江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管理经验交流会。经过1994年、1996年和1999年的三届培养,共评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29人次。

经过不断完善,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明确定位于“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培养大批面向21世纪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工作实行“突出重点、兼顾梯队、择优支持”的原则。为鼓励广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多出高质量、高水平成果,学校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滚动式评选,并对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者给予奖励

1996年至1999年,以我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共投入经费194.82万元支持132人次教师到外校进修访学,214人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和64人次教师参加大型学术会议,改善了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经过学校的培养,一批青年学者和专家崭露头角,截至2001年,我校有18人次获“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的标号。李建中教授获总理基金奖励,衣俊卿、范子烨教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奖励,冷伏海教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师类)奖励。

抓住学科专业梯队的培养和建设

 

根据学校财务较为紧张的实际情况,学校突出重点,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一“龙头”,1996年7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的若干规定”,并将其列入我校“九五”学科建设规划1998年6月,学校召开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全面修订了有关规定,重点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梯队建设加大投入,以此带动全校各专业梯队建设。主要作法一是本着“培养为主”的原则先后支持82人次攻读相关学科博士(博士后)学位。二是以“引进为辅”,积极从校外引进急需和过硬人才充实到各学科专业。此外,学校还采取了聘任兼职教授的做法,弥补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使学校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队伍逐步形成梯队。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加快青年教师的提高

 

1997年,我校35岁以下教师461人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仅占39.47%(182人)。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学科较为齐全的优势,通过老教师传帮带,鼓励青年教师在校内边工作边学习,在职攻读学位。至2001年的四年中,学校共投入经费125.66万元支持150名青年教师在校内修读博士或硕士学位。使青年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提高到43.88%。另外,教师学缘结构也开始出现明显的转化,外缘化结构比例有较大提高。

此外,学校还为青年教师举办了计算机和外语培训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严把教师入口关,重视新教师的培养

 

学校新接收的教师进入教学岗位之前,人事、教务部门及用人单位都严格把关,到岗后学校及时组织培训和助课,使他及早地适应工作。采取的具体做法有:一是由人事处、教务处会同有关专家对欲接收新教师进行联合试讲测试,测试合格后列入新接收教师计划。二是对新接收教师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和规范管理。学校建立了黑龙江大学新接收、留校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档案。教务处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前两个月为本年度新补充教师开设教育理论学习班,学习内容以《高等学校教师岗位培训指导纲要》为依据。培训合格后,持省教育厅统一印发的上岗证方能进入各专业岗位。全省青年教师岗前教育理论统考结束后,学校还专门组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等课程一人一机进行实际演示和操作。三是进人各专业岗位后必须在院系的安排下当一年助教,在有丰富教学经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课、助课、撰写教案等环节的培养全部合格后方能上岗任教。以上做法用学校文件的形式落实到“黑龙江大学新接收、留校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中。

1998年至2000年的三年中,我校分别组织了三期新补充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班和三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这些做法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教师的业务素质。

实施“保障工程,进一步稳定师资队伍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的保障措施有:一是在待遇方面,高度重视教师尤其是高学历教师的各项待遇。如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无论是学校在职培养还是引进人才,学校对每人资助一万元安家费。有的教学单位还不惜投入自筹资金提高教师待遇和鼓励教师在职提高,经济学院就于1997年出台了《关于去外埠进修访学和修读学位教师福利待遇的规定》等;二是在职称方面,学校领导达成共识,向一线教师倾斜,同等条件下,教师在职称评定时比干部优先考虑;对有一定成果的博士,破格给予校内副高级职称,极大地调动了青年教师主动提高学历层次的积极性;三是在住房方面,学校对教师尤其是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予以倾斜,明确了各项对教师的优惠政策。并建有“博士楼”,专门提供给引进与培养的具有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四是在规定上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系列措施形成学校文件,纳入依法建设的轨道上来。1998年6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决议》(黑大校字1998[57]号文件),包括《黑龙江大学关于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的若干规定(修订稿)》、《黑龙江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工作细则》、《黑龙江大学新接收、留校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和《黑龙江大学派出教师进修、国内访学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同时,还出台有关政策,对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2000年3月又制定了《黑龙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办法》中规定,从2000年起,经过教学质量评估,评选出“教学质量优秀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以表彰在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堪称楷模的、公认的教学质量最优秀的教师。学校召开表彰大会,对获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次性奖励4000元人民币。

为了鼓励人才、吸引人才投身学校建设,加快我校发展和增强竞争实力,2000年3月初,学校对高校特聘岗位津贴制度实行情况进行调研,经反复论证,多方面征求意见,《黑龙江大学关于实行教师特聘岗位津贴制度的暂行规定》经2001年4月28日教代会常设主席团讨论通过,从2001年开始实施。《教师特聘岗位津贴制度》的实施是学校加强学科梯队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我校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施博士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1997年,我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仅有6人。绝大多数教师对于提高自身学历并无紧迫感和自觉意识。学校从1997年起启动“博士工程”,逐年加大工作力度,专门设有每年不少于30万元投入的“博士基金” ,仅1997年至1999年三年就投入专项经费105.14万元用于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引进与培养,至2001年学校共投入50余万元资助103人次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具有博士学位并有一定成果的青年教师,无论是引进人才还是我校自己在职培养者,学校都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提供优惠住房、给予安家费、破格晋升副教授资格、全额资助出版博士论文、提供较好的办公条件及较多的科研启动资金、对我校自己在职培养者全额资助攻读博士学位等。这些优惠政策都以学校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经过几年来的引进与培养,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数量猛增到58人。

重视老教授、老专家对学校发展的贡献

 

 

1998年学校隆重表彰了从教40年以上的老一辈教师,他们为:王智民、王育伦、冯春龄、吕冀平、华劭、刘敬圻、刘耀武、阎家业、江德祥、孙云、李景琪、李锡胤、李秀斌、李源植、张锡勤、张会森、陈念陔、林宝煊、金焕矶、胡云飞、胡之信、俞约法、郭德栋、黄得星、韩志刚、熊映梧、潘国民、陶尔夫。

学校师资队伍稳定,教师学历层次有一定提高,学缘结构发生改变,年龄断层得到一定程度的修补,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稳中有升,这些都为我校向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学校一贯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并要求教师以科研作为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依托,具有本学科的前沿意识,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经常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加强了教材建设。学校鼓励教师使用自编教材,强调编写教材要以教师的科研为基础,保证质量,避免为了评职称等因素而编撰低水平教材。从1999年开始,学校专门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教材出版,以尽快建立起科学的、规范的,具有我校特色的高质量教材新体系。

多年来,学校始终要求和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摒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张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提倡案例教学、激励教学、情景教学、指导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继承中国以往教学方法中重演绎、推理的传统,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同时又吸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重归纳、分析和渗透、综合的优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连续几届的优秀教学成果获奖项目中,有近1/3的成果属于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步开展了考试内容、方式方法改革,减少死记硬背,提倡开卷闭卷结合,口试笔试结合的考试方式。鼓励教师改革教学环节。

不断加强教学手段与技术的改革。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支撑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将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方式改变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学校先后投入了55万元资金用于全校CAI课件制作和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该环境在技术上处于全省高校领先水平。建成5个多功能多媒体大教室。建设了宽带校园信息网、远程教育系统,学生在宿舍即可入网。为使全校教师了解、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举办了多期面向全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培训班”,使全校教师受到普及教育。1998年12月,由教务处、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信息与计算中心)及各院系部分负责人共同筹建,组成了“黑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立,对进一步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如CAI课件、远程教学等),要求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尽快提升掌握计算机、CAI课件开发或使用的能力。学校对CAI课件的开发继续给予资助、奖励,鼓励教师快出课件,出好课件,以加速实现教育技术及手段的现代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五  强化教学管理,推进教学评估体制

 

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1994年3月15日第六次校长办公会决定成立黑龙江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同时颁布了《黑龙江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了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组成、任务、职责、权限等,同时为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该委员会下设课程建设与评估组,教材建设与审定组。

围绕着教学改革,1995年6月,学校对考试制度进行了重要改革,制定了《关于考务工作的补充规定》,试卷改为胶版印刷,严格保密工作,监考人员严格把好纪律关。对于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学校严肃处理,根据作弊事实和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取消学位。

这一时期,学校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建立健全各种教学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守则、课堂守则、课外活动、实验实习实践)等,先后制定了《黑龙江大学教学基本要求的若干规定》、《黑龙江大学教研室主任工作条例》、《黑龙江大学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基本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且更加规范化。新出台和修订的条例主要有: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新的教分条例、学分制管理条例;3.实验教学管理文件汇编;4.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管理工作条例;5.“五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6.考试工作条例;7.教师教学课堂行为规范。此外,专业建设规划、教学工作规程、教学管理工作规程也陆续出台。形成了《黑龙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加强了教学管理人员现代技术培训,这是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学校明确规定了培训的内容,包括CAI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明确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参加且通过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资格,否则不能从事教学管理岗位工作。

1998年9月,经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建立起校内教学评估体系。这是学校为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迎接21世纪高等教育竞争的严峻挑战,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学校建立了在主管校长直接领导下,依靠校级督导团、院系级督导组和学生三级评教体系,对全校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自主评估的常设评估机构。这一定位,有效地克服了以往教务行政部门集执行职能、监督职能于一身,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评价自己,不易客观地分析和反映问题的局限,切实保证了评估的客观性、结论的公正性和评估后下情上达的真实性。

学校设督导团和院系督导组两级评估队伍,由100余人组成,涵盖全校所有学科和专业、80%以上是教授。同时建立督学制,首席督学由校长聘任,直接受校长委托,全面领导和统一筹划全校的教学评估工作。经严格遴选,1999年3月聘任原主管教学副校长曹林教授担任首席督学。4位督学分别由原校长、原数学系主任、原俄语系主任和特聘的原佳木斯大学教务处处长担任。校督导团25名成员中,绝大部分是刚刚离退休的资深老教授、老专家、老领导。学校专门制定了校督学和督导员的聘任条件和工作职责规范,以确保评估队伍质量,在全校树立起教学评估的权威性。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探索和积极工作,4次修改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建立起一套独具特色的评估方案:一是评估主体全方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院系和校级督导团三级评教系统共同完成。二是评估对象等级化,通过三级评教结果排序评出A、B、C即优良、合格、较差三个教学质量等级,并实行两年为一届进行滚动的评估制度。三是评估内容全程化,在突出课堂教学评估的基础上,兼顾评估课前准备、辅导答疑、作业批改、成绩考核以及实验实习、第二课堂等环节,涵盖教学全过程。并设有创新和特色加分项目,鼓加教师探索与创新,从而保证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为加强对评估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建设的监控力度,学校颁布了《黑龙江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条例》,并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协调委员会”,以协调与教学有关的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在监控体系中的工作关系,达到互相支持、通力合作的目的,从而使评、督、改、建浑然一体,整个评估机制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为使教学评价不流于形式,使评估的结果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我校出台并实施了《黑龙江大学关于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实效保障的若干规定》,把评估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奖金分配、职称晋升,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动,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选挂钩。2000年6月,评出35名教师获教学质量优秀奖,每人奖金4000元。对不合格教师调离教师岗位。引进教师和留毕业生任教,由督学组织专家进行考核。这种前所未有的奖优、罚劣、把关力度,在教师中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全校上下的质量意识普遍增强。以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效果明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整改和建设,受到了全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和肯定,也在校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和高度评价。

为加强评估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学校委托评估中心主办了全省首家《高教研究与评估》学术刊物,并在全国高校中进行交流。

六 推进

 

学分制的推进过程

一、以实验学院为试点。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我省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学校于1994年经省教委批准,成立实验学院作为省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黑龙江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从实验学院1994年入学的新生开始,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教学与学籍管理改革的试点工作。实验学院的8个专业的学生实行A、B、C三类招生,A类学生是保送生与一表招生,B类学生是二表招生,C类学生是学校自主招收赞助自费生。同时建立A、B、C三类学生依据学习成绩每年可以上下滚动的激励机制。1994年6月20日首次颁布了《黑龙江大学实验学院学分制试行办法》,开始了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995年,学校专门召开两次校长办公会研究实行学分制的问题,并制定了实施学分制的一些初步方案,各院系按学分制管理体制普遍修订了教学计划。学校还积极、循序地在部分基础课中引入了选课机制,开设了数门双休日全校菜单式选修课。如果这项改革成功,我校将用1至2年的时间,在全校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制度措施尚不配套,没完全落到实处,推进的进度比较缓慢。

二、全面论证。

学校党政领导对推行学分制这种教学管理制度,认识是明确的。在1996年讨论制定“九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中,《黑龙江大学1996年工作简要总结和1997年工作要点》中,把推行学分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特别是在1997年集中抓好的十件大事中提到“全面推行学分制,实现教学管理体制的根本性改变”。1997年4月2日,学校召开了以研究和部署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主题的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学校领导,各院系、部、中心的主任、教学副主任和主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学工部、团委、研究生处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衣俊卿副校长就启动学分制作了重要部署:第一步,全面修订有关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文件;第二步,5月份推行学分制的基础建设,包括现有教学计划的修订,选课资源的开发,以及题库制的推行。他还强调指出,不要把学分制当作孤立的教学口的事情来看,学分制可能带来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如何与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等等。会议布置各教学单位及有关部门会后分别组成专家小组,对试行方案进行认真阅读讨论,形成意见,然后反馈到教务处汇总。刘东辉校长在会议的总结中指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分制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是我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要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各级领导要统一思想,重视并认真负责这一工作,要从黑大实际出发,方向要坚定,态度要积极,措施要配套,推进要加快,希望专家组从解决问题的高度出发,达成共识,拿出好的方案来。各单位按照会议的布置,认真组织专家进行了讨论,并很快形成书面意见。学校于1997年4月22日召开了进一步论证学分制方案专家组会议。会后,组成文、理、外及学生工作四个专家小组结合学分制试行方案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学校根据讨论意见对原方案做了进一步修改。并于5月20日召开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其中心议题审议并通过《黑龙江大学学分制试行方案》。曹林副校长就修改后的学分制方案提出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即修改后的学分制应当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当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应当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应当有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使我校的学风、教风有进一步好转。陈震副校长在听取专家发言后提出:第一,学分制是教学改革与市场经济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应当实行学分制;第二,学分制在全国各高校有各自的特点,我校的学分制应当有黑大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迈开步。改革需逐次深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第三,补考是学年制的产物,我校实行学分制后如果取消补考,将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各学科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再进行审议,最后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进行了举手表决,到会的24名专家一致举手原则上通过《黑龙江大学学分制试行方案(草案)》。

三、正式推行。

6月30日校长办公会通过了《黑龙江大学实施学分制试行方案》和《黑龙江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这两个方案充分尊重了我校所处的实际环境、实际情况以及各方面的意见,是我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和全面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依据和保障,是我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大事,是我校历史上重要的教学文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修订和完善了学分制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即《黑龙江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试行)、《黑龙江大学学分制选课试行办法》、《黑龙江大学学分制导师制试行办法》、《黑龙江大学辅修制条例》(试行)。《黑龙江大学公共任意选修课教学管理暂行办法》以及《黑龙江大学重修与重考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文件,同时启动了与学分制相配套的题库建设。到1997年11月,有关学分制的上述8个文件以及40个本科专业的学分制教学计划已正式收在《大学生选课指南——学分制教学一览》中,并决定:在校的95级本科生参照实行学分制,96级学生原则实行学分制,97级学生全面试行学分制。

为推进我校学分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使全校师生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我校学分制的主要内容及各项管理文件,学校6月12日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加的学分制培训班,接着组织了两天全校性的宣传与咨询。至此,学分制在我校全面实行。

学分制的主要内容

 

一、学制与修业年限

本科学制为四年,但学生在校的修业年限可根据提前或滞后修满学分的不同情况,在三至六年内浮动,即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提前修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完成规定学分,达到毕业和学士学位的要求,可提前一年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对四年修业年限内因各种原因未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适当延长修业年限,交费续读或重修,修业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二.课程分类

课程分类分为必修课、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类。必修课包括校定必修课和院系定必修课。校定必修课即为公共基础课。院系定必修课为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必修课应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训练。限定性选修课包括本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新兴和边缘学科知识。任意选修课分为专业任意选修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两类,有利于学生在专业深度上加强,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以及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本质特性,其主要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引人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将依据选课规则与程序自主地选择教师与课程。

三.学分绩点制

为精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我校实行学分绩点制,即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分两种因素综合起来,经加权计算出来的平均学分绩点制。

四.重修与重考

为了使学生更加重视专业课与所选课程的学习,更好地完成学业,学校实施的学分制原则上取消补缓考制度。除一年级学生考试不及格且在40分以上者给予补考机会外,其他一律采取重修与重考的方式。

五.免修与免听

为鼓励学习优秀学有余力或有特长的学生,通过免修与免听的方式,提前修满教学计划的学分,或提前毕业,或攻读研究生或修读第二学位,或辅修另一专业等,学校制订了有关规章制度,为学生提供了自学成才的有利条件。

学校打破学年制条件下的整齐划一,平均发展,单一规格的培养模式,积极构建了以学分制为支持平台的复合型人才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初步形成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1997年,学校制定了黑龙江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案。该方案中提出“知识+能力+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的要点主要包括:1.实行主辅修制,设立双学位(普通高校学位+自学考试学位);2.厚基础、多方向,强调专业间交叉,加大选课面;3.加强“一体两翼”即专业为主体,语言(外语和汉语)和计算机为两翼的教学模式构建;4.在学分制的管理和控制下,拓宽知识面,加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5.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和通识教育,通过跨院系跨专业的周末点菜式任选课,每周定期学术报告会来实现。

1999年,学校积极贯彻执行第三次全教会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继续坚持“思想观念要转变,质量意识要升温,教学改革要突破”的教学改革思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开始实施“五个工程”,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必须突破的核心问题。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0年学校印发了《黑龙江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学校通过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基金、科技创新奖学金、创新学分,制定免试研究生政策,设立指导教师专项资金等方式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学分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制定了“关于落实教学改革‘五个工程',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读书求知工程:学生读书与相关课程的学习结合进行,在相关课程开课前或开课期间完成,院系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读书计划;在相关课程开课前一年或一学期,由教研室主任或任课教师向学生布置确定本门课程必读书目,并给予相应的读书指导。本门课程开课后,要对学生进行测试考核,以检查学生是否完成读书任务。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相关课程的期末考试试题,应有一定比例的读书内容;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学生读书进程,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或讨论会;在实施“读书工程”时,大力提倡和培养文科学生发挥创新精神,鼓励其撰写有创意的学术论文、学术报告或文学作品,以取得读书学分。

二、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在理科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设立4学分左右的创新学分。同时,学生的创新活动要取得教师的指导,尽可能与相关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该工程倡导通过发挥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复合人才培养工程:在保持和发展我校外语各专业优势的同时,我们还注意考虑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新的需求。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的基本要点是“外语+经法”,具体说就是以外语的英、俄、日、韩国语各专业学习为主干,在教学计划内列入一定数量的选修或计划外辅修的经济类、法学类专业课程,并规定若干学分,在毕业时能获得“并联双学位”或“主辅两专业毕业证书”,使得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有更广的适应性和更强的工作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工程: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实际教学效果的原则,在保证教学时数和工作量的前提下,突出实践环节,并把课堂教学、读书与写论文、社会调查与实践分别按一定比例计人教师工作量,列入学生成绩考核之中。

五、外语分流教学工程: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一次外语摸底考试,再结合学生高考外语成绩,将学生分成提高班、普通班、低起点实用英语班等类型教学班,分别采用不同的教材,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组织教学。上述三个类型班学生可以滚动式升降。

  科技工作长足进步 校办产业稳步发展

 

科技水平的高低是一所大学学术地位、知名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一所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1992年学校明确地提出把学校建成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这在我校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总结“六五”和“七五”科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大学的特点及时代对高校的要求,学校坚持”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科研方向,坚持“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发展边缘、促进联合、形成特色”的科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技改革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融通,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科技方针。在“八五”和“九五”的十年中,我校的科技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12月16日,我校召开科技与产业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校科技及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探索一条能够发挥现有优势,具有黑大特点的科技、产业工作的新途径。陈震副校长在《发挥基础理论优势,拓宽应用开发领域,推动我校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再上台阶》的讲话中指出,这次科技工作会议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把产业所蕴涵的明确的经济概念引入到科技研究中来,这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使然,同时也从一个重要方面标示出目前高校科技工作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对此,学校应进一步发挥优长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优势,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学术地位;还应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加大应用开发的力度,扬长补短,真抓实干,形成具有黑大特色的科技产业。

2001年4月学校召开科技工作会议,陈震副校长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会议总结了“九五”科技工作,通过了“十五”科技规划发展纲要,并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奖励文件:《关于表彰奖励1999年度、2000年度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决定》、《关于表彰奖励黑龙江大学1996—2000年度高层次科研项目完成者和省级以上科研奖获得者的决定》、关于印发《黑龙江大学科技奖励政策(试行)》的通知、《关于表彰奖励黑龙江大学1999年度、2000年度优秀科技成果的决定》。省科技厅副厅长郑志成、省教育厅副厅长辛宝忠到会并讲了话,他们分别就黑大的科技工作和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从多方面列举了黑大几年间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同时承诺,科技厅、教育厅今后仍会制定相应的政策,为黑大的科技工作提供更多、更大的支持。最后,校长衣俊卿做了总结讲话。衣校长强调指出,学校出台的各项科技奖励政策,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工作的开展,我校要继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社会发展为轴心”的原则,要继续开发特色研究领域,以特色科研问鼎世界学科前沿。科学研究要有好的定位,要改革科研组织的引导方式,避免科研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衣校长还对学校近期的科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正如陈震副校长在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这是新世纪我校第一次科技工作会议,也是总结我校“九五”科技工作,为“十五”科技工作确立目标、开好局的一次会议,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它极大地鼓舞了全校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为我校的科技工作在新世纪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挥科技优 科技成果丰硕

 

不断深化科技改革,完善科技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校始终把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树立“管理就是服务”和“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宏观管理,微观服务,变被动的、静态的行政性管理为主动的、动态的新型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层次。根据科技工作中立项、经费、成果、鉴定、中试、产业化等不同阶段的各自特点,分别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科技管理条例,从而完善了科技管理工作制度体系。1994年12月9日,第25次校长办公会专门研究了我校有关科技产业政策问题,通过了《黑龙江大学横向技术合同管理办法》、《黑龙江大学科技收益分配政策》、《科研所管理条例》、《科研流动编定编原则》。但是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技工作的飞速发展,原有的管理条例显然不适应我校的科研发展需要。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新修订了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优秀科研成果奖励、科研工作计量奖励、学术交流、科研机构等方面管理条例,促进了学校科技工作相关各个环节高效而有序地运转,从而推动科技工作真正步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同时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与科技工作发展相适应、相配套的科技政策。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承担高层次项目和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动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健康发展,学校出台了高层次科研项目和高水平论文奖励政策,前者是指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根据项目类别,对项目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进行表彰奖励。1997年对42个高层次项目的负责人进行了表彰奖励。1997年和1999年分别对42个和31个高层次项目的负责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学校共拿出21.9万元作为奖励经费。后者是指凡在《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和《科学通报》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教师,学校除正常计量工作外,还实行单独奖励。为了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放活了财务管理政策,在保证项目完成的前提下,尽量放活科研经费的使用。对横向课题建立立项、管理、结算、技术市场现金审批一条龙服务体系。全面启动并逐步完善科学基金制度,学校的科学基金是由校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科研发展基金、学术交流基金、科研奖励基金等组成。校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始于1997年,至2000年已评出4届,共有30人获得资助,11人获得提名资助,资助经费总额达到59.2万元。此外,还对来校和回校工作的博士设立了博士科研启动金,从校科研发展基金中拨出一部分经费作为高层次项目匹配基金。上述科技政策和鼓励措施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2001年4月16日学校又制定了《黑龙江大学科技奖励政策》(试行),具体包括省部级、国家级高层次项目奖励政策;省部级、国家级科研奖励匹配政策;高水平论文奖励政策。

发挥基础理论研究优势,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

基础理论研究是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源头和先导,也是一所高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经过几代黑大人的不懈努力,在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八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21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221项,占承担课题总数的36%。其中,李建中荣获199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经费60万元,他是我省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同时,他还获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吕冀平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一项。张奎良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一项。“八五”期间我校共获科研经费近500万元,年均科研经费100万元左右。“九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654项,其中省教育厅以上项目285项,占承担项目总数的43.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在获国家重大项目方面有了较大突破。生物工程系王桂芝获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计划和国家“863”计划项目资助,获资助经费分别为150万元和20万元。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张家骅、金亚娜、郑述谱教授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第二批重大项目资助,获资助经费分别为2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九五”期间,我校的纵向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经费总额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1189.94万元,年均科研经费达200多万元。其中,1998年以来理科纵向科研经费连续三年突破200万元,创我校历史最好水平。2000年文科纵向科研经费首次突破百万元,达117.4万元。

1991年至1995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981项。这些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水平上也大有突破,其中有277项成果分别获国家、国家部委、省市及学校的奖励。1995年12月20日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张奎良、邓福庆代表我校出席了颁奖大会。此次评奖我省共有5项成果获奖,我校张奎良、衣俊卿、陶尔夫和刘敬圻的三项成果荣获二等奖。俄语系辞典室编纂的《大俄汉词典》荣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五个一等奖的第一名;李建中主持完成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研究》荣获九五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至2000年我校共取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近5000项。不但数量多,而且水平高,一大批优秀成果达到国内先进、国际领先水平。其中有60多篇论文被SCI、EI等转载,有494项成果获国家、国家部委、省市及学校的奖励。李锡胤、潘国民主编的《俄汉详解大辞典》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中国辞书一等奖和第九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衣俊卿、戴昭铭分别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赵传君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二等奖;李建中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黑龙江大学在第九次省社科评奖中获奖数量居全省首位。

 

发挥综合优势,不断强化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和希望。进入“九五”后,我校始终坚持科研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研的支撑作用,采取倾斜政策和鼓励措施,推动学科建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及其产业发展极为迅速,不仅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而且将成为21世纪的带头学科。学校瞄准并及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和潜在的科技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这两个研究领域,使之迅速成为我校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特色研究领域。

并行数据库理论是目前计算机科学中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研究领域,李建中教授多年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他所承担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10多个项目,在“九五”期间均获重大突破。其中国家“863”项目“CIMS环境下并行数据库系统研究”于1997年9月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另外,“九五”期间立项的“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研究”已获较大进展,并已和多个用户建立了联系。李建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提出了一整套的并行关系数据库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基于上述理论、技术和方法,建立了一个并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研制了一个具有互联网络结构的微机群集系统,为并行软件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个并行计算环境,具有很高的市场开发价值,2000年已在哈工大八达集团支持下开发出群集并行整机产品投入市场。

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是目前国际生物学界的前沿研究领域,被权威专家称为“无性革命”,可以引起相当于“绿色革命”的又一次农业革命。郭德栋教授一直从事甜菜远缘杂交的科研攻关,1999年3月5日他主持完成的“甜菜远缘杂交及其应用”省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了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以北京大学胡适宜教授任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取得了开创性的进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纷纷提出合作研究的要求。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获得国家“863”计划、国家转基因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技攻关项目、省基金、省教育厅等10多个项目资助,总经费达230多万元。我校对该项研究极为重视,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设备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学校投入100多万元,建成7个实验室(220平方米)和1个研究所(植物工程研究所)。在课题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及中科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首先在无融合生殖基因鉴定工作方面,进行了田间杂交鉴定、田间传递第三代观察、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小孢子观察、无融合生殖胚胎学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等大量工作。其次在无融合生殖基因克隆方面做了SSH抑制削减杂交、构建BAC库、mRNA差异展示分析等项工作。

加强基地建设,努力培植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科研领域

 

从现代高等学校的发展来看,成功的大学在学术方面除了追求不同层次的科研成果外,大多都有自己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科研领域。进入“九五”后,我校始终把发挥综合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突出特色研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全校的科研机构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研机构的调整充实方案。对一些研究方向不稳定、长期不开展工作的有名无实的研究所予以撤销,对一些研究所进行了调整充实。另外,为了挖掘和培植具有黑大特色的优势科研领域,从学校的地缘条件和历史条件出发,新组建了一些研究机构。一是在直接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接轨的应用研究方面,组建了应用经济研究中心、法制发展研究所、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所、福利经济研究所等机构。二是在地方文化和文化史研究方面,组建了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北部边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所等机构。三是在本地区的周边关系研究方面,组建了东北亚研究中心,调整、充实了俄罗斯研究中心。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我们组建了植物工程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等机构。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举措后,我校非常重视,经组织校内外专家反复论证,最后确定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作为我校及我省唯一的申报机构参加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评审。经过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通讯评审和实地考察,该中心于2000年9月25日正式列入教育部第二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以发展中试基地为突破口,加速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加强中试基地建设,是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重要途径。进入“九五”后,在促进科技成果的校内转化方面,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注重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新产品开发,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和策划,促进中试基地健康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现已建成电子工程、化学化工、电力控制和软件工程4个中试基地。电子工程中试基地开发研制的油田计量间中转站、联合站微机测控系统和油田无线测控网等,年合同额200万元,被大庆油田等单位采用。该中试基地开发研制的“财政法规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软件设计技术,实现了对建国以来几千个财政法规的快速检索,功能丰富,性能优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998年通过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的确认及测试,被评为优秀产品。化学化工中试基地开发研制的阿罗津除草剂、三苯基醋酸锡杀菌剂、三碘苯甲酸、新型两性咪唑啉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均已完成中试,各项工艺指标均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并进行了批量生产。电力控制中试基地开发的分布式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分布式变电站微机保护系统、分布式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已在国内农电改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软件工程中试基地与日本富士通公司、EAST公司、ARK信息公司和EeedRex公司合作,开发了40多套应用软件系统,广泛应用于日本各工业领域。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融通,以多种形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进入“九五”以后,学校始终把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主动增强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加强与各地市及厂矿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首先,以黑大科学技术部和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黑大科技服务中心为窗口,注重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联系,加强横向联合,谋求合作。我校是第一个在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科技开发机构的高校,并与大庆市政府签订了教育科技合作协议,为大庆的二次创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次,注重从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入手,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市场意识,着力加强应用开发研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电子工程学院与大庆合作开发的“IC卡无人监控自动付油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严密,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杜绝了盗油、作弊等现象,深受用户的好评。该系统在全国的招标会上一举中标,并陆续在其他地区的招标会上夺魁。化学化工学院在利用煤矸石生产净水剂、A型分子筛、Y型分子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开发出多项成果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省科技进步奖,有的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第三,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展交会、洽谈会和对接会,广泛宣传我校的科技优势和优秀的科研成果。“九五”以来,我校先后30余次参加全国和各省、市举办的科技成果展交会和洽谈会,主动深入哈尔滨、牡丹江、大庆、双鸭山、鹤岗等20多个市县,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科技洽谈,寻求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正是通过上述努力,使我校的“四技”服务合同数连年递增,合同总额每年均在1000万元以上。为此,我校于1996年荣获第三届黑龙江省奖二等奖,获奖金10万元。

加强学术交流与科技宣传,进一步活跃学校的学术空气

 

举办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是扩大学校知名度,提高学术地位的最便捷有效的举措。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我校自1993年开始,在科研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了学术交流专项基金,用以支持优长学科、重点学科主办或承办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九五”期间,我校成功地举办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大纲编写工作座谈会、第九次全国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全国哲学学术思想交流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2000年项目评审会等20多次大型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通过举办这些学术会议,一方面为我校科研人员提供了获取最新科研、学术信息,进行多边交流的难得机会,另一方面,也增进了我们与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联系,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特别是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活跃学校的学术空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学校和各院、系努力创造条件,广泛开展国际和国内间的学术交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许多院系用自筹资金开展学术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另外,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学或做专题学术报告。许多院、系、研究所还建立了学术报告制度,及时交流学术信息。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我校共有859人次参加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邀请23人次来校进修、讲学,派出41人次到国内外进修、讲学,派出22人次进行社科考察。

为使外界更多地了解黑大、关注黑大并支持黑大,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黑大的科技优势、科技英才和重大成果。“九五”期间,我们邀请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部、《科学时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杂志社、《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社等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来我校采访或拍摄专题片,对我校的科技改革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了报道。此外,我们还编辑出版了《黑龙江大学科技要览》画册,主办了《科研动态》,及时报道我校的科研信息和学术动态。十年间,我校共举行60余次全国及国际学术会议,尤其是1994年和2000年分别成功地承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数理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的项目评审会。

校办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学校一直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重视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使我校校办产业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拥有科技企业十余家。学校逐步将全民所有制校办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科技企业的资产重组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规范,实现了“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校办产业在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电力、油田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电子技术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同时还积极涉足商业、服务业、岗位培训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经校长办公会批准,我校于1994年5月初成立了校办产业(含中试基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我校的校办产业工作。组长由校长徐兰许担任,副组长由陈震、魏继志、赵奇担任,成员由机关部处负责人组成。1998年10月,学校又进一步将科技处中有关科技产业的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了校办产业工作处。不仅为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宽松的环境,而且强化了管理体制,加速了改制的进程。

改制后的校办科技企业,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仅一年时间,就研制出了电子复写装置、农业税征收系统、粮储管理系统、如意即时成像系统、LED显示屏等产品。但改制后的校办科技企业规模小,迅速扩大校办科技企业的规模成了当务之急。学校先后探讨了与大庆同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光宇国际集团科技有限公司、鹤岗禾友农药有限责任公司、香港南华融资有限公司组建四个股份有限公司的可能性。最后选定由改制后的校办科技企业之一——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有限公司与大庆同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建黑大同庆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六个月多方的共同努力,黑大同庆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25日在省工商局正式登记注册,总注册资本3010万元人民币。黑大软件工程有限公司以净资产532.54万元全资注入(其中含黑龙江大学无形资产159.76万元人民币)。黑龙江大学投入无形资产159.76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总额的5.31%。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发展校办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学校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在微控制器仿真实验室建设及仿真开发环境建立资金短缺的关键时刻,争取到黑龙江省财政周转金80万元人民币。建成了优于美国TASKING公司的C.COMPILER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既救活了一项目,又解决了特困学生补助问题。在产品开发资金困难的关键时刻,落实银行贷款50万元人民币,使“110KV以下电压等级配电变电站保护监控一体化系列模块”开发工作顺利完成。

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从1999年开始设立。这是我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最高立项。荣获此项殊荣,既能获得经费资助,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又是对高科技产品含金量的肯定,为该产品今后大批量产业化、抢占市场做好精神准备。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有限公司的“电子复写装置”获得首批黑龙江省发展高息技术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获资助经费100万元人民币(首批全省只有三所高校校办企业的三个项目获得此项目的立项)。2000年我校的“IC卡电脑加油机”和“数字化城市”两个项目又获得了第二批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共获资助经费200万元人民币。

黑龙江大学软件园是黑龙江省软件园五个成员之一,于1998年由省编委、省电子厅批准成立。黑龙江大学党政领导对黑龙江大学软件园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组建初期,就成立了黑龙江大学软件园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以加强软件园区及软件产品开发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为推进黑龙江大学软件园的建设和发展,改善软件企业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环境。1999年上半年,学校动迁了一栋家属楼,并投资200多万元对其进行全面整修,将学府路10号临街的一栋4500平方米四层楼房给软件园作为发展基地。1999年8月,学校软件企业及软件园管理委员会乔迁新的办公楼。2000年,软件园共有黑大同庆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伊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黑大北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大创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学科贸有限公司、黑大博宇软件有限公司等九家从事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电力自动化、智能仪器仪表等信息电子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园内有五家企业加入了刚刚成立的黑龙江省软件协会,有两家企业通过了黑龙江省首批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的双软认定工作。2000年9月22—25日,黑龙江大学软件园参加了黑龙江省首届国际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展览会,受到了主办单位省信息产业厅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2000年11月23-26日,园内的“电子复写装置”、“IC卡电脑加油机”及“嵌入式固化软件”等三项成果入选哈尔滨代表团,参加了北京首届国际城市信息化展览会。

黑龙江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电力自动化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科技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其研制的集中式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及高度自动化系统投入运行。新研制的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模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伊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黑龙江大学与日本东京EAST株士会社合资创建的生产、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层次计算机软件企业。归国留学人员占职工人数60%以上,公司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系统,CAD/CAM/CAE人机三维信息交换接口、多媒体、虚拟空间等领域研究。与日本富士通、川崎重工、东芝等11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合作完成29项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国际领先水平和国际合作项目。

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公司是主要从事应用软件、信息及电子产品开发的高科技企业。企业改制后研制生产的“日日新”如意即时成像系统,在国内属首创,其自行开发研制的“电子复写板与汉字识别系统”,给信息输入、传输和存储及处理注人了一种全新概念,在统计、银行、邮政、税务、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公司是从事电子应用技术研究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流产品ZMC-540型液体密度传感器和计算机工业测控系统,在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得到广泛应用,深受客户的好评。

黑龙江大学北软科技开发公司是由一支年轻科技人员创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公司致力于软件领域大中型系统的开发,目前主要产品有:通用客户服务中心平台(CALLCEN—TER)、省级农业税征收系统、粮储管理系统、北软商务管理系统、ABB低压电器设备。

黑龙江大学创力科技开发公司专门从事电子显示屏的开发与生产,其自行开发设计的室内和户外LED显示屏已具有一定规模,在银行、车站、广告、商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

黑龙江大学科技贸易公司集科工贸于一体,数年间完成省内重点企业科研项目多项。其中为七台河矿务局完成的供应管理系统等项目使该局在生产管理上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公司的产值利税也以年平均25%的速度递增。

大庆开发区黑龙江大学服务中心以高技术为龙头、以智能卡系列产品为骨干,其开发研制的“加油站IC卡自动加油机及计算网络系统”,适用于多个加油站构成销售集团的统一管理和结算,也适用单加油站使用,该系统在大庆石油管理局的招标中,力挫群雄,一举中标。现已在90个加油站的206台加油机上推广应用。发卡量达5.6万张,居全国首位,合同额也翻了近三番。

黑龙江大学博宇软件有限公司全部员工均是归国留学人员。该企业一登记注册,就被哈高开区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并正式进入高开区海外学人创业园,成为我校科技企业首家入园企业。

黑龙江大学实业总公司是集科、工、贸、商服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下属18个企业。公司持续高速发展,连续8年利税总额不断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各项综合指标名列全国高校劳服企业前茅。连续二十多次荣获国家劳动部、国家教育部、省市政府的各种荣誉称号。该公司创办的“学府书店”以其规模大、品种全、效率高、服务好和突出的经营业绩雄居全国二渠道书店首位。“大邦体育用品商场”在品位、档次、规模上名列东北三省同行之首。“学府宾馆”以其客房、餐饮、保龄球、影视厅、多功能厅于一体的高档娱乐设施而在学府路上独占鳌头。学府文化商服大厦以其面向不同层次,不同品味的文化消费群体服务而独树一帜。我校商服发展规模已步入全国高校系统的先进行列。

几年间,我校按产学研一体化的原则,通过校市合作、校企结合等方式探寻为龙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路,建立了校企科研联合体,加快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步伐。成立了黑龙江大学禾友农药研究所、黑龙江大学新三星啤酒研究所、黑龙江大学金星乳业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富裕老窖研究所等4个具有中试能力和规模的校企研究所,运行状态良好。我校在俄语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文化哲学、古代文学、现代汉语、辞书编纂、满族语言文化,数据库与并行计算、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文字处理,工业自动控制、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自动计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古建筑声学、敏感技术研究,甜菜远缘杂交及无融合生殖研究、生物工程技术、农药、除草剂的研究与开发,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高分子聚合物的研究与开发,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无机功能材料等领域拥有高水平的研究力量和科研成果。有的被直接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有的经过中试投产后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在我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黑龙江省三届振兴经济奖评审中,我校均获大奖。

研究机构学术刊物建设成绩斐然

 

研究机构

 

科研所、研究中心是学校科技工作的一支生力军。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原则,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全校的科研机构进行了调整、充实、组建工作。对一些长期不开展科研工作的有名无实的研究所予以撤销;对一些科研工作开展比较好的研究所进行充实加强。为了挖掘和培植具有黑大特色的优势科研领域,学校重新组建了应用经济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俄语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法制发展研究所、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所、福利经济研究所、中国北部边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所、植物工程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等共41个科研机构。

 

1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9月由教育部批准纳入我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计划,这是我省首家入选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基地。11月9日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副省长王佐书为该中心揭牌并发表贺辞。

该中心得益于黑龙江大学在俄语语言学科教学研究上的优势,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有在全国高校俄语专业中藏书最丰富、管理最完善的资料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各级人才培养体系。学缘优势和地缘优势使其在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由省教育厅和黑龙江大学共建,下设俄语研究室、辞书研究室、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三个子机构。校外专兼职人员占总编制人数的三分之一。首批聘请的校外专兼职人员分别来自莫斯科大学、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商务印书馆和西安外国语学院等单位,体现了强强联合的原则。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中心设学术委员会,其成员为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著名学者,黑大校内人员不超过委员数额的三分之二。 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方向,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重大研究成果的评审鉴定等工作,以保证中心的开放性质,使之真正成为教育部设置在黑龙江大学的全国高校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工作者团结共事的基地。

中心的研究方向包括俄语语言研究、俄罗斯语言研究、俄语教学研究、词典理论与词典编篡、计算机词汇信息开发。利用研究基地国内外名家汇集的有利条件,做好研究人员的梯队建设工作,将基地的课题研究与博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术交流活动,将每年一度的全国规范的学术研讨会制度化,为建设国内一流的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 )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于1999年12月组建成立,是在原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基础上组建而成。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于1983年3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由黑龙江省委党校代管,同时又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外所,1999年11月整建制迁入黑龙江大学。是全国唯一的专门研究满语文化的科研机构。该所建所17年来,本着省委省政府关于“把科研搞上去,把满语传下来”的指示精神,辛勤探索,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在各方面取得诸多成绩。对满语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使满语基础理论达到完善。对满语语义学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对满族语言与文化课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开拓了满语研究领域的新路,奠定了满族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基础。对东北三省部分满语地名进行了调查与系统翻译、考释研究,奠定了满语地名研究的基础。全所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调查报告200多篇,300多万字。出版专著、译著8部 ,169.8万字。共获国家级、省级、厅局级优秀科研成果奖98项,有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满语研究领域的空白,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并占有重要学术地位,该所已成为世界满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主导中心,交流中心。建所至今,已有日本、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韩国、加拿大、匈牙利、荷兰等许多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共80批15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来访、交流、进行课题合作。该所的科研人员亦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邀请、聘请赴日本、韩国、俄罗斯进行学术访问、交流、讲学、课题研究。1995年,由于该所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国际第五届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哈尔滨召开,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275人出席这次会议,产生重大国际影响。

该所于1985年创办了《满语研究》学术期刊,是国际唯一专门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的学术期刊,是中国民族学类、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是黑龙江省一级期刊,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与地位。该刊发行于日、美、俄、德、意、法、英等 14 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曾多次被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选送参加国际书刊展览,受到重视与好评。《满语研究》期刊已成为国际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交流的中心阵地。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满族语言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化和扩展的需要;是促进国际满学研究兴旺发展的需要;是学科发展和突出特色科研领域的需要;是抢救满族文化遗产、促进我国我省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该中心具有地缘优势、研究优势与学科综合优势,将利用各种优势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拓展应用研究。将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哲学、社会学、宗教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相结合,进行多方位综合研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进行课题合作,联合攻关。该中心以满语研究所为主体,横向联合黑龙江大学历史系、中文系、东语系、哲学系、外国语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等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可组合以上各机构相关的教学科研人员,但不脱离原有的教学或科研岗位。另外聘请我省及全国有关著名专家学者及部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领导、企业家为中心的特聘研究员,首聘研究员48名。

该中心下设七个研究机构,即满语研究部、满文化研究部、满文档案开发部、《满语研究》编辑部、文献资料部、学术信息交流部、信息咨询服务部。主要研究方向:满语基础理论研究、满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满语口语调查研究、满文档案的翻译与应用研究、满族历史文化研究、满语地名调查研究、满语史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满语与其他语言比较研究、满文化与其他文化比较研究、满文文字学研究、满语同其他语言关系研究。该中心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以课题制形式开展研究和咨询开发工作。2000年9月,该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日本东北大学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

满族语言文化研究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是科研人才。该中心将人才培养与科研紧密结合,于2000年8月获批建立满族语言文化学硕士学位点,面向国内外招生,培养后继人才。

3 、应用经济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学应用经济研究中心是1999年9月22日,经过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的。成立该中心目的是为使我校经济研究进一步贴进我省经济发展的实际,真正实现由理论研究为主到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应用经济为主的转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并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提高学术地位。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以黑龙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中心,政府关注的具有重大决策意义的问题,企业关注的具有微观管理与创新意义的问题和居民关注的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焦点问题为重点。研究人员以经济学院的科研骨干为基础,同时从校外各界选择部分经验丰富、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比较高的领导、学者和企业家为特聘研究员。经济学院院长担任中心主任。

4 、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于1999年11月17日成立。该中心立足黑龙江省的地缘优势及黑龙江大学的学科优势,以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政治形势、军事与安全及社会、历史、法律和文化方面为研究方向,着重研究中日、中韩、中俄、中朝、中蒙关系,为黑龙江省企业和产品进入东北亚市场及吸收外资进行战略与策略研究,为我省经贸企业开拓东北亚市场,推进东北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战略决策的参考方案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经营咨询。使其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高级参谋与顾问机构,进一步确立黑龙江大学在研究东北亚问题方面的学术地位,加强黑龙江大学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成立后,下设8个研究机构,即东北亚经济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日本研究所、韩国研究所、满语研究所、法制发展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和远东经贸导报。聘请我省在东北亚研究方面有较高知名度的教授、专家、省市对外经贸部门的领导或高级研究人员、我省主要边境口岸市县的领导、政研室或研究中心的领导以及主要从事东北亚国家贸易活动的大贸易公司或企业集团的领导为特聘研究员。

学术刊物与导报

 

1. 《求是学刊》

《求是学刊》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其社会影响率、被转载率均居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前茅。

《求是学刊》的前身《黑龙江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1974年10月,为内部不定期发行的学术期刊。《黑龙江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自1980年第1期(总第18期)起改名为《求是学刊》,为国内公开发行的季刊,从1981年第10期起,向国外公开发行,1982年第1期起改为双月刊。1985年至1990年,《求是学刊》是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的秘书长单位,对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求是学刊》哲学版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列为全国45家综合性重要期刊行列。1993年,主编衣俊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8年9月《求是学刊》荣获“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称号,并在中国社会科学评估中心公布的1998 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排名中,列全国文科学报第12位。2000年5月,《求是学刊》被确定为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

《求是学刊》本着唯实、求是、图新的办刊宗旨,把追求高品位视作刊物的生存之本,突出学科前沿,确立主题意识,实现编辑学者化,以提高刊物的高品位,建立一支开放型的,富有现代思维的作者群,无论在学界,还是在社会上都有很好的口碑,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2. 《外语学刊》

《外语学刊》是由黑龙江大学主办的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外语学刊》初出刊于1978 年 ( 其前身是创刊于1955年的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的院刊《俄语教学与研究》)。20世纪80 年代初,当风靡世界的生成语法把它的触角伸向我国时,《外语学刊》以最敏锐的嗅觉及时觉察到这一学术新动向,在全国率先刊登了生成语法的介绍和研究文章。此后《外语学刊》又参与了黑龙江犬学主办的两次国际生成语法讨论会,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日本等国的学者到会交流,给中国学术界创造了走向世界学坛的机会。90 年代初,语用学骤然兴起,《外语学刊》率众作者和读者推出若干语用学栏目,推动了语用学研究。世纪之交,《外语学刊》又最先在中国语言学界吹响了语言学后现代化的号角。

《外语学刊》始终把其宗旨定格在学术的高起点、高水平、高品位上,追求与世界同类刊物的接轨、对话,亦不忘与国内同行们的探讨交流。1996年,由北京图书馆、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专家共同承担的中国科委科研项目——对全国与外国语言文学相关期刊进行科学、精确评比,《外语学刊》位居600余家期刊第三位。《外语学刊》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一级学术理论期刊。

3.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于1978年出刊,刊名为《黑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为半年刊,内部发行。1981年,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正式批准创刊,刊名定为《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4年改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其办刊宗旨是:以发表校内外有新意、有创建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特别是高新技术学科的研究论文,对科学技术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对国民经济产生效益的科研论文和研究报告,以促进学术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已建立了一个数量较大、质量较高的稳定的作者群体。在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被国际检索刊物检索的次数不断增加,数学类论文有近80%被《美国数学文摘》摘评。据国家科委1998年度的统计报告,该刊的影响因子为0.086, 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同为黑龙江省的第一集团,在全国综合类81家大学中排第41位。

4. 《远东经贸导报》

《远东经贸导报》是1988年黑龙江大学受哈尔滨市政府委托,于同年3月20日创刊,但没有公开刊号。1992年6月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本报开始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远东经贸导报》以介绍整个远东地区 ( 包括中国,俄罗斯及东欧国家,日本、朝鲜、韩国等东北亚国家,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的经贸信息,推进我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为宗旨。以丰富翔实的信息为企业部门开辟国外市场导航,为管理机关提供决策依据,为广大读者提供精美的文化食粮。

报纸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发展,在对俄经贸企业、对俄研究领域,以及有苏俄情结的人群中颇有影响。1996 年江泽民主席为哈洽会的题词“努力把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办成促进对外开放的国际博览会” 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在我报首次发表。石广生同志曾为本报题词“ 继续办好《远东经贸导报》,为发展中俄经贸合作作出新贡献”。在全省外宣工作会议上,省外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杨光洪称《远东经贸导报》是外宣工作的一块重要阵地。报纸每期送阅省委宣传部部长、政府主管外经贸的副省长。另外,应外经贸部的要求,我们定期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寄送报纸。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亦是该报读者。东欧各国使领馆,特别是俄罗斯大使馆非常关注这张报纸,大使罗高寿、商务代表卡恰诺夫、文化参赞扎哈罗夫、秘书韦尔林等人或多次为本报撰文、题词,或来访。美国的使领馆人员也访问过本报,以《远东经贸导报》为窗口,了解中国对外关系的研究动态、学术观点。日本、韩国、朝鲜等一些周边国家的研究机构、新闻机构代表团多次到报社访问、交流信息。《远东经贸导报》发表的文章多次被中外报刊转载、引用。报社领导也曾多次出访俄罗斯远东州区,与州区上层领导、一些媒体建立了联系。

2000年4月1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发行《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

拓展办学层次空办学格局逐步完善

 

进入“九五”之后,学校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封闭型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开放式办学模式的转变,拓宽办学门路,逐步完善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型的自主联合办学模式,全方位、开放式、现代化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学校在不断完善以校本部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为主体,以专科生、留学生、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为补充的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积极推进校际间联合办学、与地市和企业的联合办学、异地办学、国际教育合作和联合办学等开放式办学模式。

成人教育规模空前扩大

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1993年,为适应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经省编委批准,我校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3月25日召开了成立大会,从此,我校成人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我校成人教育的再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夜大学于1993年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走上了更为繁荣的时期。2000年,夜大学设有经济管理、会计、法律、英语、英语(专升本)、计算机应用、会计(专升本)等专业,招收本、专科和“专升本”本科学生976名。为体现夜大学办学特点,我校夜大学授课时间一律安排在晚间和周六、周日。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省教委成人教育专家组全面评估,我校夜大学被省教委授予优良学校光荣称号。

函授教育于1997年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单一的专科发展为招收三年制的“专升本”本科学生。2000年,在籍函授本科生1996人。我校函授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96年经过原国家教委成人教育专家组评估,省教委授予我校函授教育为合格学校。

为适应广大考生的需要,经省教委批准,我校从1996年开始举办成人本、专科脱产班,有法律、英语、计算机应用、电算会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会计、生物技术、办公自动化、网络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还有成人高职班酿酒专业。2000年,在籍学生2000余人。

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我校承担着我省自学考试部分专业主考学校的任务,主考专业本科段有:法律、律师、新闻学、经济学、行政管理、档案学、俄语、英语、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段有法律、律师、行政管理、新闻学、文秘、国际贸易、广播电视工程、俄语、信息管理专业。我校积极参与我省的自学考试工作,除承担主考专业的评卷和实践环节考核的任务外,还承担着全省自学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无纸笔考试的具体组织工作和学历文凭考试,至2000年,本、专科毕业生达15000余名。由于我校在自学考试工作中的突出表现,1996年被国家教委授予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1995年在原7个专业证书教学班的基础上增设了法律、会计、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广播电视工程等专业的专业证书班,至2000年,毕业生已达550人。从1999年开始,受省人事厅和省教育厅委托,又举办了学业证书“专升本”教育班。

成人教育异地办学点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在省内8个地市建立函授站。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省试办本科第二专业学历教育班,在我校成教院开设了法律和英语等专业,为探索开展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

成立继续教育学院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周期的日益加快,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为构建我校终身教育体系,经2001年3月20日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黑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与成人教育学院合署办公。主要职能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按其学科、专业、学历层次的不同,进行各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再教育;对未达到任职和晋职标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系列、专业、职务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任职与晋职资格的培训;对有培养前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其早日成为专业技术骨干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其办学形式为开展第二专业教育、专科起点本科教育、双学位教育、在职研究生课程教育,及举办研修班、进修班、培训班、学术讲座。并不断拓宽办学渠道,与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合作,对在职人员进行学历的再教育和任职资格的培训,与企业联合办学、与境外机构和培训机构进行联合办学。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学校要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成为具有同类专业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水平的专门人才。

黑龙江大学成人教育由创建初期单一的夜大学办学形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夜大学、函授、成人脱产班、继续教育班、专业证书教学班、学业证书班、短期培训、自学考试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多种形式,办学层次也从单一专科发展成为具有专科、本科、“专升本”多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到2000年,有15个专业,近100个教学班,成人学生达10883人,提前一年达到学校“九五”规划成人教育达到万人的目标。其中夜大、函授、成人脱产班在籍学生5300余人,自学考试助学班的非学历教育学生达5000余人。随着我国和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促使我校成人教育迅速发展,在专业设置、教育层次和招生规模上不断进行调整。二十年间,我校成人教育已累计招生18000名,并培养出各类教育和不同层次的毕业生13000余人,其中夜大学8400人,函授教育3126人,成人脱产班296人。加上自学考试15000人,以及专业证书教育、各专业其他形式的教育及职高技术教育(包括进修生、委培生)等各方面中高级人才合计近30000人,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职业技术学院出现良好展势头

黑龙江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经省政府批准,1998年初成立。属于黑龙江大学内设的二级学院。1999年起面向全省招收应届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毕业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培养和提高从事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素质的基本途径。其培养目标是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艺型、技能型的高层次职业技术实用人才。

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队伍、现代化的教学实验设备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为我省的农业建设、乡镇企业建设、外贸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高层次实用人才。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技能型的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科学地设置专业。学院设有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航空乘务、保险、现代秘书、电视节目制作、经贸与旅游俄语、国际商务英语、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分析与测试、实用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精细化工产品实用生产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管理、电算化应用与维护、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管理、电算化会计共16个高等职业技术专科专业。经全省统一招生考试录取后,所学课程和技能操作全部合格,颁发普通高校专科毕业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享受普通高校专科毕业生同等待遇,学校推荐、自主择业。

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之初就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并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科学地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多形式、多渠道、联合办学等形式,为乡镇企业、边远地区开展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使学生以“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应用能力较强、勤奋求实”的素质走上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

学院在依托学校现有实验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遵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要求,进一步建设好校内的实验实习基地,同时,在社会上建立一批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完成全日制职业技术专科学历教育的同时,学院培训部还将积极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为我省乡镇企业、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轻工企业和餐饮、旅游服务业培训应用型人才。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职业技术办学模式正日趋完善。

2000年5月25日,我省首家职业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我校成立。首批成立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和生物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成立大会上,颁布了《黑龙江大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试行)。根据该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和学术专家组成。此次受聘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的包括省旅游局、省轻工研究所、省内各大旅行社、三星级以上酒店和省内几家大的酿酒公司等共27家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他们将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材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咨询,为职业教育提供师资和就业渠道,帮助职教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教育投入,从而形成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的合作格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的高级人才。会上,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许师东向受聘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颁发了聘书。

创办分校与独立学院,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

 

黑龙江大学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上,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和黑龙江省科技兴省会议精神,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针,走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并举之路,拓展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探索高等教育办学的新路子,参与创办了一所分校、六所独立二级学院,进行了开放式办学模式的探索。

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

1993年经省教委批准,伊春市人民政府和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是一所新兴的文、理渗透,经、管、师、法兼容的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校舍3.1万平方米,在校生1000余人。设有文秘及办公自动化专业、英语专业、法学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音乐专业。

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拥有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的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建有现代化实验中心,包括:计算机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电化教室、卫星地面站、视听室、外语教学无线电发射台、计算机原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语音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等。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中外期刊600余种。

为了鼓励在校生勤奋学习,分校设立了“光明”和“孟氏”两项奖学金和特困学生资助基金。学生毕业颁发黑龙江大学专科毕业证书,毕业分配与校本部专科生相同。

黑龙江大学警官学院

 

1998年4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黑龙江大学与黑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合作组建黑龙江大学警官学院,培养专科层次的预备警官。

学院前身是黑龙江省政法干部学校,1946年建校,培训公安和政法干警,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公安干部学校。1978年,成立黑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开始中专学历教育,其中1984年-1989年举办了6年专科班(痕迹检验和刑事侦察专业)。

黑龙江大学警官学院是我省唯一的公安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2001年经省计委批准,学校在哈尔滨利民开发区购地960亩,总建筑面积106410.65平方米。

学院大多数教师曾经参与或协助公安机关办案,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学院设有治安管理系和刑事侦察系。

学院拥有微机室、痕迹检(试)验室、刑事照像试验室、模拟派出所、警体训练馆、图书馆、网络化的电化教学闭路电视系统等较教学设备。

学员在校期间一律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在教学上除开设政治理论、法律、外语等基础课和公安专业课程外,还开设散打、手枪射击和汽车驾驶等技能性课程。学员毕业后,全部分配到公安机关。

2003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黑龙江大学警官学院基础上,成立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公安厅,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同时作为黑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是黑龙江省中级警官的培训基地。

黑龙江大学东方学院本科分部

 

2000年5月黑龙江大学与黑龙江东方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黑龙江东方学院是我省当时唯一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我校与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合作办学是我省普通高校与民办高校联合办学的首次尝试,也是根据中央和黑龙江省文件“鼓励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联合办学和鼓励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精神,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黑龙江东方学院坐落在哈尔滨市高校集中的学府路上,是经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的,由省政领导支持,省教育厅直接领导和管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黑龙江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1992年12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建校,定名为东方大学。1993年8月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1995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具有专科学历教育资格,更名为黑龙江东方学院,正式列入全国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序列,成为我省第一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合作协议,设置黑龙江大学东方学院本科分部,试办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发黑龙江大学文凭;黑龙江大学支持东方学院实施专科、本科相通的立交桥工程,东方学院按省教育厅规定的比例,选拔在校学满两年的优秀专科生直接升入黑龙江大学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专业学习,取得黑龙江大学学籍;东方学院在校学习的专科生,可以同时参加黑龙江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有关专业的专升本学习;双方还在教师队伍、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后勤服务以及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至2002年,校园占地面积409亩,校舍104966平方米,设20个专科专业,本科分部设14个专业,在校生5200余人。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东方学院升格为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成为黑龙江省25所普通本科高校之一。

黑龙江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2000年,根据省委常委会8届69次会议精神,黑龙江人民武装学校挂靠到黑龙江大学,成立黑龙江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黑龙江省人民武装学校成立于1992年5月,学校由省军区与省委组织部共同主管,同省军区教导大队合署办公。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政函[1992]54号《关于同意成立黑龙江省人民武装学校的复函》明确黑龙江省人民武装学校是面向全省为地方培养人民武装干部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1995年,人武学校的主要任务由培养县(市、区)人武干部转为培养乡(镇)、街道武装部的专武干部,主管部门改为省军区干部处。

2000年6月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政函[2000]76号《关于明确黑龙江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有关问题的复函》明确,人武学院属于黑龙江大学二级学院,全日制三年大学专科。主要任务是培养、培训既懂军事、政治,又懂经济会管理的基层人民武装干部。人武学院仍沿用省人民武装学校的编制体制不变,实行军事化管理,财务、基建投资等实行独立核算。学院由省军区司令部主管。学院设置人民武装专业。学院课程设置突出基础与应用,开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法律基础、刑法学、民法学、刑侦学、行政管理学、计算机基础、网络开发与应用、数据库开发与应用、国家公务员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管理学、就业指导、公共关系学、文学艺术常识及欣赏、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管理学原理、黑龙江旅游、征兵工作、汽车驾驶、散打、射击等46门课程。

学员在校享受大学专科待遇,经考试合格,由黑龙江大学颁发专科毕业证书。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生学历层次,学生在校期间同步参加学院组织的经济与行政管理本科自考学习,毕业时发国家承认的自考本科文凭,取得外语资格证书者还可获得学士学位(有外语资格证书者自考时免试英语)。同时,学生毕业前学院选取优秀学生参加全省专升本考试,成绩合格者将升入法学、治安学专业等省内相应的院校进行本科学历教育。

学院坐落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东巨路,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校舍2.3万平方米,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各种教学、学习、生活配套设施功能齐全,建有图书馆、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多媒体综合教室、微机专修室、语音专修室、多功能体操馆、国际军事五项障碍场、轻武器射击场等先进的教学场地、设施和设备。

黑龙江大学同庆学院

 

黑龙江大学同庆学院是黑龙江大学与黑龙江黑大同庆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于2001年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独立学院。

同庆学院初期办学地点设在大庆市,租用大庆市广播电视大学校舍。2001年和2002年共招本专科(高职)生620人。

2002年7月,学院整体搬迁至哈尔滨市,租用南岗区汉广街原哈尔滨师范大学白天鹅教学部校舍作为临时校区。临时校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同时,作为黑龙江大学的二级学院,同庆学院可以共享校本部教育资源。

2003年教育部8号文件出台后,对本科二级独立学院的办学标准进一步明确。根据文件精神,同庆学院未能获报教育部备案。此间,省教育厅和校本部多次督促同庆学院按照教育部要求进行整改,学院也先后两次计划选址建设新校区,但都因征地、贷款手续延误等原因未能如期实现。这样,直至2005年7月,同庆学院仍不具备文件规定的办学条件。有鉴于此,本着对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和广大学生切身利益负责的态度,黑龙江大学向省教育厅提出停止同庆学院办学的申请。省教育厅经研究决定,同庆学院终止办学,取消其2005年招生计划,未毕业学生转入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继续学习。

至2008年7月,转入剑桥学院的原同庆学院学生已全部毕业。

学校还成立了黑龙江大学北戴河学院和以合作办学形式成立了黑龙江大学晶博(竞博)国际学院,这两所学院运行不久即停办。此外,学校与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院校在互相承认学分、互相保送研究生、互派师资、联合承担科研课题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进展。与沈阳军区签署有关协议,在我校设立了为沈阳军区选拔培养干部办公室。

国际文化交流与国际间的合作办学日益广泛开展

 

1995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并同外事处合署办公。校长办公会明确规定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是教学实体,由副校长赵奇兼任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院长。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始终把建成具有开放性、现代化的地方综合大学作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着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学科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扩大招收留学生、建立国际间校际间交流等多种形式,拓宽国际交流渠道,联合办学、合作培养本硕生,促进学科建设、出台灵活政策,引进人才,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方法、先进科研方法、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74年至2000年,学校共聘请主要来自日本、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长期外国专家60余人、短期专家80余人、外籍教师60余名,共计200余名;接待临时来访外宾及港澳台同胞共588批,1932人;与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德国、乌克兰等61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同其中的20余所进行了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同日本、韩国、俄罗斯的6个教育科研部门和友好团体实施了人员交流。

1978年至2000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129名,单位公派554名,自费留学人员约120余名。其中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350名,派往国家主要是日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南斯拉夫等国家。此间,学校还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联合培养学生160余名。

从1984年1月开始,我校向国外派遣讲学人员,派往的国家有: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和南斯拉夫。主要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教学,也有部分中国历史、经济、体育、物理等方面的教学任务。截止到2000年共派出执教人员73人次。

1982年—1999年间我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教授学者计百余人次,会议议题涉及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生物、俄语、英语、日语、汉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法律、体育等多种学科。

学校的国外考试中心承办的TOEFL、GRE、TSE、GMAT、WSK、BFT、HSK以及日本语能力测试,为国际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1995年2月学校成立了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使我校留学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每年留学生数量都保持在200人以上,其中,1996、1997、1999、2000年,每年都超过300人(长短期)。二十年间共招收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2867人,其中长期进修生1244人,短期进修生1362人,本科生257人,研究生4人。留学生所学专业以汉语为主,占留学生总数的99.5%;也有少量留学生学习日语、英语、俄语、经济、历史、中国古典文学等专业。

留学生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到2000年,学校已有一支20人的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其中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占90%以上,15名教师取得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从1991年起,办学的层次由一般进修发展到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1994年11月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批准在我校设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黑龙江考点,是全国35个考点之一。1999年开始由过去每年一次考试增加到二次。我校留学生考试合格率均在93%以上。我校始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注意发挥语言优势、学科优势、地缘优势,使我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1995年之后,留学生数量迅猛增长。我校留学生工作和对外汉语教学曾多次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和兄弟院校的好评。

1996年11月,我校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1996年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1月,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我校获得日本第八次环日本海新潟奖,成为首家获得该奖的国外大学。

黑龙江省同俄罗斯毗邻,在对俄汉语教学领域,我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语言优势,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省教育厅批准我校成立了“对俄汉语教学研究中心”、“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基地”, “中心”和“基地”的成立标志着我校对俄的交流和汉语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其目标是:培训对俄汉语教学的双强人才,编写以俄语为母语学生使用的教材。2000年,学校向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国家公派俄罗斯学生”的申请。

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我校进行了新的尝试,有了良好的开端。2000年1月我校与英国伯拉福大学、利兹大学就双方互派留学生、联合培养学生达成协议,签订了国际教育合作协议,2000年派出84名学生前往英国留学。

2000年6月1日学校与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签订协议,俄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赴俄学习两年后,便可获得黑龙江大学学士学位与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五年制专业的证书,2000年派出18人赴远东大学学习。2000年7月21日,我校与美国上爱荷华大学加拿大分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协议确定双方互相成立分校,互相招生、培训进修本科学生。我校将在多伦多上爱荷华分校创立黑大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加拿大分院,该校在黑大创立北美文理学院中国分院。

1998年以来,为了保证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接收留学生优惠政策,试行学分制,实行奖学金,满勤奖,改善留学生生活条件,降低房价等政策。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国家教育部中心网注册网页。特别是衣俊卿校长、赵奇副校长通过对日本、韩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访问,拓宽了留学生的招生渠道,签订了交换留学生的协议,使我校长期留学生人数1999年就突破了200人,2000年3月达到246人,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本科生50多人,也是历史最多的。

26年间,通过聘请专家,短期讲学、派出留学、临时出访,来华留学生教育等多种国际交流活动,我们吸收和学习了很多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和图书馆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我校向国际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了对外影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第五节 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1992年,学校就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制订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和措施,使改革逐步得以深化。1998年之后,加大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推进和深化包括行政机构、干部制度、人事制度、产业管理体制、后勤服务体制在内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从体制上确立起教学和科研在学校全部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切实推进依法自主办学和民主治校、学术治校的进程。

积极推进机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992年校党委书记李源植在中共黑龙江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校的管理改革,要从定机构、定职责人手,逐步推开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要通过调查研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定机构、定职责,理顺关系,建立有活力的机关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个基础上,定编定岗、核定工资总额,拉开分配档次,干部管理要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推行量化考核和监督制约机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奖优罚劣,赏勤罚懒;教学科研人员要实行职务聘任制,把聘任、低聘、解聘三者结合起来。在职务聘期内不能履行本职职责,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低聘或解聘。

1992年下半年起草的《黑龙江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草案)中关于校内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以下三条意见:一是机构必须精简,精简机构以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为主要目标,处级机构的设置不以与上级主管部门对口为依据;二是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实行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要将全校现有编制分成国家事业编制,企业编制和半企业半事业编制三种类型,分类管理;三是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编制与工资总额包干制。

1993年第三次校长办公会议关于黑大全员定编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会议纪要。纪要中指出,定编的宗旨在于精简机构,保证满负荷工作量,提高办学效益。会议全面认真地讨论了编制的具体分类情况,根据工作岗位性质和特点可分校本部编制和校属事业单位编制两大部分。其中校本部编制又包括教学人员编制、科研、实验技术及图书资料人员编制、政工人员编制、行政人员编制、工勤人员编制,校属事业单位编制又分直属事业单位编制和附属事业单位编制。会议对每一部分编制所包括的人员及各类人员编制的核定办法作了严格规定。根据会议要求,校人事制度改革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包括核定编制,确定职能范围,建立岗位责任制,择优聘任工作人员;第二方面主要是分配制度改革,改革校内分配形式,彻底打破大锅饭,真正实行按劳取酬;第三方面是学校即将出台一套人事管理改革方案,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外出人员、辞职人员、停薪留职人员、提前离退人员的管理办法。此改革方案,在假期校长办公会通过。

1993年9月8日学校下发校字(1993)103号文件《关于出国人员、停薪留职人员、辞职人员和提前离退休人员的试行管理办法》,依据该《管理办法》把近百名出国长期不归,部分未经学校批准自行离岗在外谋职的人员列为编外,停发其工资,有的按自动离职处理。这一举措稳定了职工队伍,调动了现岗人员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举措,到1993年底,学校基本上完成了人事定编这一基础性工作。

1993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了黑龙江大学人才培训开发交流中心,该中心与人事处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中心的成立促进了黑大的人才交流、开发与培训。

1994年,根据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精神,学校出台了《关于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改革暂行规定》。

随着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干部人事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瓶颈。因此,1998年学校党委决定加大机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

首先,顺利地进行了机构精简和“四定一聘”工作。为了建立精干、高效、务实、廉洁的管理机构,形成注重服务和效率的风气,树立黑大良好形象,学校党委决定进行党政机构调整,并于1998年9月14日通过并公布了《黑龙江大学机构调整方案》,从优化结构出发,压缩部处机关编制。从实际需要出发,以满负荷工作量为设岗原则,调整、合并、精简科级机构,部分处级单位(10人以下)原则上不设科级机构。经过2—3年的努力,逐步达到教育部规定编制标准。坚决杜绝“因人设岗”, “随意设岗”的现象。经过此次调整,全校行政机构精减20%,由48个减少到36个。本次调整实现了精简机构、理顺职能、岗位轮换的目标,确立了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地位,构建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其次,加大了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推动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的进程。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要求,干部制度进行了“民主推举、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改革,即党政机关处级干部实行了公开选拔制,院系行政负责人实行了民主选举制,科级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制。学校本着“公开、民主、竞争”的原则,进行了“民主推举、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试点工作。并建立了必要、切实可行的方案。1998年校党委下发了《黑龙江大学民主推举院长(系主任)的实施方案(试行)》、《黑龙江大学公开选拔处级岗位干部实施方案(试行)》。党委在全面分析了全校各院、系、部、处的情况之后,决定在法学院、生物系、计算机系、俄语系、历史系进行民主推举院长(系主任)试点工作,在民主推举院长(系主任)过程中,经过广泛推举、重点推举和择优推选三个程序,推举1—3名预备人选,然后由党委组织部牵头,根据中组发(1998)6号文件《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认真进行考核,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后由党委集体讨论干部任免,任期三年。2001年,已有8个院系经过民主推举产生院长(系主任)、副院长(副主任),群众比较认可。公开选举处级岗位干部工作,采取了集中考试、策论、答辩,在有关范围内民主投票、考察等方式。最后由党委按照干部任免条件,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试用期一年。在公开选拔党政机关副职过程中,首先在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教务处副处长、宣传部副部长、总务处副处长等岗位上进行了公开选举,除组织部外,其他岗位的干部都经民主推举上岗任职。五年间调整处级干部290人次。2001年,在144名中层干部中,平均年龄是45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12人,占总数的78%,比1995年高出5个百分点;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2人,占总数的29%,比1995年高出10个百分点;45岁以下的60人,占总数的42%。民主推举院长(系主任)和公开选拔党政机关副职工作,为干部制度改革树立了正确的导向,扩大了民主参与程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再次,在人事管理上加大了改革力度,进行了大胆探索。在黑大人事管理上,首次开展年度考核制度。年度考核工作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在工人队伍管理中,首次试行合同制,制定了《黑龙江大学关于加强劳动合同制工人管理的暂行规定》,经合同制工人本人、学校、市劳动局三方同意,签订五年期合同。在人事管理模式方面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制定了《关于聘用教师管理办法》,使教师队伍管理由封闭性的单一固定式转向开放性流动方式。大批清理不在岗人员,1998年底,清理除名了90名出国人员,1999年4月份又清理除名或暂缓除名49名。

1999年6月份,黑龙江大学在省属高校中第一批进行了校内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和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用人机制和管理体制”的目标要求,学校在1999年6月16日经校四届教代会常设主席团原则通过并下发了《黑龙江大学关于对党政机关及其他部分岗位进行“四定一聘、精简分流”的实施方案》。依据《方案》的原则与规定,调整了我校党政管理人员的结构,初步改善了我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状况。精干了管理人员队伍,精简幅度达20%,分流转岗人员114名。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了竞争和岗位责任意识,大大激发了各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妥善安置转岗分流人员,较好地处理了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2000年初,对实验队伍进行了调整重构,明确提出二年达标的任务,使我校实验队伍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积极推进产业管理体制改革

 

为充分发挥校办科技产业、校内劳服产业、校办后勤产业的综合优势,1998年经校长办公会决定,将科技处中有关科技产业的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了产业工作办公室。

为加强校办科技产业管理工作,学校于1999年1月21日召开了全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校长衣俊卿和副校长陈震出席了会议。会上,陈震副校长对我校校办科技产业几年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并对校办科技产业未来发展作了规划与布置。此次会议是我校产业处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一次继往开来的会议,它的召开对校办产业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为适应学校产业工作需要,经1999年2月5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原黑龙江大学产业工作办公室更名为产业工作处,其级别、编制和职能不变。同时,依据国家鼓励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及相关法规,结合学校校办产业发展现状,本次会议还讨论通过了《黑龙江大学校办科技产业管理办法(试行)》,产业处的成立和《产业管理办法》的出台对我校校办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宏观指导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校在校办科技产业管理方面走上了专门化、规范化的轨道,标志着我校科技产业管理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为扶植校办科技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学校提供临学府路的4500平方米的四层楼作为黑龙江大学软件园的发展基地,落实80万元财政周转金,50万元银行贷款,解决科技企业资金短缺问题。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项目3项,共获得资助经费300万元,大大加速了学校高科技企业的产业化进程,使黑龙江大学软件园初具规模,在黑龙江省首届国际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展览会崭露头角。

校办科技产业管理办法出台后,产业处再次对校办科技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反复听取科技人员的意见。对改制条件具备、改制时机成熟、改制要求强烈的科技企业,严格按照企业改制的操作程序进行改制。首先完成了电子工程研究所的改制。组建了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黑大北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大创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组建的黑大博宇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进入了哈尔滨市回国留学创业园。五家科技企业的改制,学校投入58.2万元人民币,均为无形资产投资入股。仅一年多时间,58.2万元人民币的无形资产增值到202.96万元人民币。不但做到了学校投入到科技企业的国有资产不流失,而且确保了增值。1999年12月,学校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校办产业体制创新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上有7所高等学校应邀作了大会交流发言,黑龙江大学作为其中之一,以“我校全民所有制科技企业改制的初步探索”为题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在全国各高校纷纷实行后勤社会化管理的趋势下,学校经研究决定,自1998年开始我校启动了后勤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的改革。在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的情况下,区别对待不同的具体部门,本着积极稳妥、有效推进、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先后在维修中心、宿舍管理科、幼儿园等部门推行了社会化管理的改革。

维修中心在经过几年逐步实现独立核算后,从1999年1月1日起实行转制承包,承包了全校20万平方米左右建筑的维修任务,这标志着维修中心开始面对市场寻求发展。改革后的维修中心,在行政上仍然隶属于总务处,在总务处的领导下工作,负责学校所辖范围内的日常维修和部分中修和大修工作。在学校大修工程中,维修服务中心与其他社会工程队竞争,为维修服务中心以后完全走向社会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维修中心的运作情况表明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在我省各高校中也是不多见的。先后有许多兄弟院校的负责人来我校进行考察、交流经验。下一步维修中心将继续深化改革,通过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逐步使维修服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

在维修中心改革比较成功的前提下,宿舍管理科本着稳步推进的原则于1999年9月1日开始进行社会化管理的改革。我校宿舍管理的方向首先是公寓化,然后是社会化。考虑到宿舍管理还有育人等教育功能,宿舍管理社会化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是宿管科在经济利益上与学校分离,然后是按社会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最后才是不放弃教育职能的社会化。不管宿舍管理怎么搞,教育目的不能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不能变,高质量服务不能变。

校幼儿园在经过一系列硬件建设后,使幼儿园初具现代化规模,并已向社会招生。

校医院深化内部改革,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在五年内为教师组织体检3740人次,组织外科手术446人次.

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调动了改制单位职工积极性,给率先改革的部门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0年随着高校扩招和黑龙江大学城公寓小区的建设给我校带来的契机,再次推进了我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2001年成立了黑龙江省大学城后勤服务集团。这一措施不仅解决了制约黑龙江大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寻找到一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效之路,开创了黑龙江省高校后勤改革之先河。

黑龙江省大学城后勤服务集团下设五个中心、两个室,即饮食服务中心、维修服务中心、宿舍管理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开发建设中心、办公室、计划财务室。员工600余人,负责广大师生员工的饮食、住宿等生活服务工作。饮食服务中心有建筑面积为24000平方米的食堂大楼,解决了黑龙江大学近18000名学生及部分教职员工的就餐问题。宿舍管理中心管辖建筑面积112586平方米的19栋学生公寓楼,保证了黑龙江大学18000名学生的住宿。维修服务中心承担着黑龙江大学50多万平方米的维修任务。开发建设中心负责一、二、三期开发建设大学生公寓小区的工作,以确保黑龙江省高校扩招学生住宿用房的需要。此外,我校成立的后勤服务集团实行股份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改革。关于后勤服务集团内学校与省建一公司各自的职责范围,《方案》中已作了详尽的规定。按市场竞争机制建立起来的社会化的后勤保障体系,是我校完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尝试。实践证明,这有利于我校集中精力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大大推进了我校的现代化进程。

学校机关推行了“服务承诺制”,开展了“文明处室”创建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别是“校园110”报警服务台的开通,使校园治安保卫工作大有起色。“校园110”开通两年间,接报警、求助救急电话1588起,“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深得全校师生员工的赞誉。为此,保卫处获学校通令嘉奖,获市公安局授予的文化保卫系统标兵单位荣誉称号,有11家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进程

 

设立常年法律顾问

 

《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学校的自主权,明确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为了加强依法治校,2001年3月经校长办公会决定,学校聘任法学院5位教师为黑龙江大学常年法律顾问。今后学校各单位开展对外办学及重大经济活动,均应通过校办同法律顾问取得联系,由法律顾问参与可行性论证、协议审查及法律事务代理。

设立教代会常设主席团,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

 

1998年底,第四届教代代设立了常设主席团,常设主席团下设三个专门委员会。即领导干部监评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和职工福利委员会。1999年5月,学校党委专门召开会议,对常设主席团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三育人”工作委员会和财务工作委员会,从而使教代会常设主席团的组织更加健全。自教代会常设主席团成立后,分别就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黑龙江大学学位制规划方案》、《黑龙江大学关于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实效保障若干规定》、《确定教师教学质量等级的操作方法》、《通报“三讲”教育有关安排》、《关于与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水利专科学校合并问题》、《大学生公寓小区建设管理问题》及《北戴河学院的发展和建设问题》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和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学校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对学校领导的重大决策起到了把关定向作用。

两年间,学校教代会常设主席团的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建设中,就如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发挥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起到了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行二级教代会制度,定期民主评议学校和院系部处干部

 

《高等院校教代会条例》中规定:“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召开院系级教代会”。召开二级教代会是新形势下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民主政治建设,最终实现全面落实教代会职权,按照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工会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1998年12月学校四届一次教代会确定了召开院系级教代会,即二级教代会,明确规定,在二级教代会上民主评议处级干部。1999年5月,校党委以党委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召开二级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实施方案》。同年6月,学校确定在6个院系试点,然后铺开。同年7月以党委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强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意见》。到年底,在全校23个院系级单位召开了二级教代会。由于我校多数单位教职工人数都在100人以下,所以多数单位的二级教代会实质上就是教职工大会。少数职工人数较多的单位,二级教代会是以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召开的。此次教代会的主要议题有三个:一是院系级主要行政领导作工作报告;二是院系级领导作述职报告;三是教职工对行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报告进行讨论,对处级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并填测评票。此次二级教代会共评议了79名处级干部,占处级干部总数的85%。参加二级教代会职工共计1000余人,占职工总数的55%。通过召开二级教代会,使教职工最大限度地行使了民主权利,参与了学校的民主管理,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处级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密切了干群关系。对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意识,推动学校的民主政治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大校务公开力度

 

根据《全国教育工会关于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精神,学校党委于2000年4月下发了《黑龙江大学关于校务公开的实施方案》,方案中规定了实行校务公开的目的、校务公开的原则、校务公开的内容、校务公开的形式、校务公开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在干部任免、学生评优、职工聘任等方面实行公示制度,使教职工有效地行使了民主权利,参与了学校的民主管理,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推动了学校的民主政治建设。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及全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第六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工作成效显著

 

十年间,尤其是“九五”以后,学校的学生工作通过开展突出素质教育这一条主线,实施“双文明”、 “创新人才培养”和“自我管理”三个工程,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131工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符合时代要求、适合青年特点的教育活动、管理活动和服务活动,有效地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深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以“思想过硬、文明守纪、学识广泛、身心健康”为目标,深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几年间,学生工作重点围绕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先后制定了《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政治辅导员工作考核条例》,建立了政工干部学习制度,初步确立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体系。以宿舍管理、日常纪律、公共卫生维护为突破口,狠抓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切实引导全校学生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的提高。1993年3月,学工部组织制定了《黑龙江大学学生宿舍文明条例》,进一步深化了学生日常管理,使我校学生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下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认真调查、深入研究基础上,拟定了《黑龙江大学德育工程》。1994年—1995年学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围绕着“德育工程”的五项具体工程[1]开展。通过“创建优良班风竞赛活动”等有效载体,深化了“德育工程”的全面落实,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上水平、上台阶。

1996年,针对我校学生基础文明素质滑坡的实际情况,学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以“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大学生”为主旨的“双文明”活动,拟定了《开展“双文明”活动,培养跨世纪人才宣传教育提纲》。全校上下通过层层发动,广泛动员,成立了教工文明督导队和百人文明监督岗,为贯彻“双文明”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使“双文明”活动成为全校关注的热点,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人人参与的热烈场面。据不完全统计,在“双文明”值周过程中,全校上岗教工达730余人次,学生达3600余人次。通过“双文明”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风建设、文明交往、就餐文明、宿舍文明、校园文明有了长足的提高和进步,初步达到了教育效果。

1997年开始,我们开展了面向全校学生的“修身教育”,将基础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工作有机地融入“双文明”建设中。江泽民在北大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发表后,我们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并且请张锡勤、胡之信、罗盛希等7名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传统道德与修身》、《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中国知识分子成才道路》、《现代文明人的道德标准》等7场全校性报告。同时,各院系结合自身实际,以多种形式推动修身教育向纵深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1999年,全校共举办90余场修身报告,受教育人数15000余人次,有效地推动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在加强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和修身成才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围绕纪念五四运动、庆祝国庆、港澳回归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全面落实《黑龙江大学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条例》和开展“爱黑大、爱自己、爱他人”主题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文明素质。1999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学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酝酿实施了“创新人才”工程,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校下发《黑龙江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奖奖励条例》,作为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工作指南。开展一系列融思想性、学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学术、技术和艺术活动,举办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科技学术节和“科技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大为提高。

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几年间进行心理测试几千人次,专题报告几十场,初步形成了具有黑龙江大学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模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增强。

深化对学生的规范管理

 

以“机构健全、工作达标、制度落实、培训严格”为目标,学校深化了对学生的规范管理。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严格管理,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风。通过完善《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建立以“上课要守纪、学习要自律、晚上要自习、考试不作弊、娱乐活动不到营业性场所、校园娱乐活动要适度”为内容的“三要” “三不” “一适度”制度,使我校学风有较大转变。加强了对教学秩序的管理,通过各院系和教务部门的严管、严抓,保证了学生上课出勤率,减少了迟到早退现象和考试作弊行为。通过加大学生思想教育力度,纠正了部分学生不注重学业进步的“务虚不务实”的错误观念,引导他们重新回到了课堂和自习楼。针对学生中出现的违纪现象,加强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同时启动了“黑龙江大学学生自我管理工程”,颁布了评估指标体系,在全面规范学生自我管理工程工作开展的同时,不断促进学生自我规范、自我监督、自律自省、自觉上进。

加强了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我们在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政工干部队伍,这是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1996年至2000年,选拔35名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政治辅导员队伍;为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加强了培训工作,几年间共组织了5期政治辅导员业务培训班,2期主管书记理论学习班,1期学生心理咨询培训班,召开了“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第三届年会,政工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创造条件,鼓励政工干部开展科研活动,提高了政工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实现了奖惩工作和“推优”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学校为使学生健康成长,在注重教育、强化管理的同时,学校重新修订了《黑龙江大学学生综合测评条例》,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九五”期间,被评为国家级先进班级1个,国家级三好学生1人,省级三好学生11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9人,先进班级5个,省级学生工作先进个人9人,省级学生工作先进集体4个,有5名同学'获省十佳大学生称号,有40名同学获校十佳大学生称号。学校还加强了校、院系团委和团支部建设,经济学院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中文、计算机、法学院、经济学院团委被评为省级“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加强了勤工助学活动。1998年11月成立了勤工助学指导中心,隶属学生工作部。其宗旨是: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竞争意识和工作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积极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自助,努力开辟增加新的勤工助学岗位,使每位在籍的特、贫困生都能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达到自助完成学业的目的。勤工助学中心从学生根本利益和实际情况出发,强化服务意识,在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扩大影响与宣传,广泛地与社会各单位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地开辟一些长期、稳定的岗位,在优先安排经济困难学生的同时,为校内有志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营造良好的勤工助学氛围,把勤工助学工作深入、细致开展下去。勤工助学工作经3年的努力,己步入正轨。三年间,勤工助学中心共为全校学生提供家教服务岗位1400多个,营销岗位400多个,起到了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精神的作用。

加强了奖贷学金工作。为激励学生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培养素质全面的跨世纪合格人才,学校制定了奖助学金制度,设立多项奖助学金,主要包括:

新生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每年高分考入我校的学生。按文、理科高考成绩排队各取前10名左右,奖学金额度在1000—3000元人民币。

综合奖学金,旨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锐意进取,遵章守纪,全面发展。

学习标兵奖学金,主要用于鼓励每学年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或专业)中排名第一,且各科学习成绩绩点在4.5以上的学生。该奖励制度每学年评定一次,获奖者每人奖励2000元。

专项奖学金,指由社会各界在我校设立的奖学金。主要有:华藏奖学金:由爱国人士华藏精舍住持净空法师为我校学生捐资设立,每年2000美元。日绵奖学金:由日本日绵株式会社为我校学生捐资设立,每年5万元。

社会赞助奖(助)学金,旨在帮助品学兼优但家庭生活比较困难,难以完成学业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主要有:光大证券有限公司助学基金;哈尔滨市南岗工商分局奖(助)学金;哈尔滨可口可乐有限公司助学基金;鑫鹏美食中心奖(助)学金;黑龙江大学伙食科奖(助)学金。

几年间,学校两次修订了奖学金制度,提高了标准,获奖学金学生由原来的20%扩大到28%,增设了科技创新奖励基金。5年间,共发放奖学金175万元人民币。

深化生社会实能力的培养

 

学校以“自强自立、乐于助人、服务社会、实践成才”为目标,深化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跨专业、跨院校联合组队,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在全省率先提出跨专业、跨院校联合组队,每年暑期学校联合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到巴彦县兴隆镇、海林县海南乡、阿城市杨树乡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农民送科技、送文化,开办中学生文化补习班,乡村广播站,为农民义务维修家电,进行普法宣传,开办农民夜校等。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四个一”活动[2],号召各院系同学就近就便利用暑期走访企业、矿山、林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校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大力开展校内外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几年间,在校外以社区为依托,开办社区青年志愿者文化广场,开展家电维修、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义务服务,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在校内以支部为单位,针对特困学生和离退休教师,开展一助一结对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全校五年共有50多个支部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共派出志愿者小分队50多支,有千余名学生深入乡村、服务村民。有5支小分队荣获国家级优秀社会实践小分队称号,有15支小分队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有40余人被评为全省、学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校团委连续5年被评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1993年11月团委书记吴金秋出席共青团十三届三中全会,会上递补为团中央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这是我校历史上第一位团中央委员。

深化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以“勤学互助、提高能力、适应社会、积极择业”为目标,1986年10月成立学生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深化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自1987年至2000年7月,累计向社会输送了毕业生16000余人。

在这14年中,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历了由国家“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向在国家政策方针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方式的过渡。为适应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更新、调整工作方案,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省内一直走在前列。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1997年我校将原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改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加强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择业能力;开展积极向上的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热心为毕业生提供服务,使教育、指导、服务一体化。

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有关规章制度,学校每年制订就业工作方案,出台了《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应遵守的条款》、《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注意事项》、《关于毕业生文明离校的几点要求》等条例,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拓宽就业渠道,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无论是计划分配时期,还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时期,我校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注重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康运行。引导毕业生增强择业意识,掌握求职技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广泛获取信息,积极向社会各界推荐毕业生;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多方选择。使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推荐、优生优选”原则,1996年至2000年,五年中举办了近百次供需见面会,2000年我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4%,居于省属高校前列,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学校。

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议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因此,倡导一种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学校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多维大舞台,使校园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内涵深刻、主题鲜明的特色。

 

艺术节

 

校园艺术节设在每年10月至11月。在此期间,学校相关单位、各文化社团将集中举办各种艺术欣赏讲座、单项或综合的文艺演出,开展各种比赛、展览。艺术节注重高品位的艺术追求,经常邀请各专业艺术团体到学校演出,为学生提供与高雅艺术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艺术节也为大学生们自编自排的作品提供演出机会,与专业演员的交流提升了同学们的艺术素养。

体育节

 

学校体育节设在每年4月至5月。学校非常重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非常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选拔与训练。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成为学校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在体育节活动中,学生体育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批体育尖子脱颖而出。学校的足球队、女子篮球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高校运动队中的劲旅,声名显赫、成绩不菲;校田径队在一系列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连创佳绩,震动赛场内外。

科技节

 

学校科技节设在每年11月至12月。校内各种学术报告常年不断,而在科技节中则更为集中。学子们常常把报告厅挤得水泄不通,显示出学子们对知识的热烈追求。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们进行科研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科技节为他们提供了宽阔、自由的展示空间。在全国大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的“挑战杯”科技竞赛中,我校学生的科技成果每届都榜上有名,显示出较强的科研实力。

第七节 实施后勤“保障工程” 基本建设快速发展

一  基础设施建设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相应地迅速增长,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若因循守旧,一切都等国家投资来发展就要失去机遇。黑龙江大学抓住了这一影响到中国高校格局的历史机遇,采取多渠道投资和利用承建公司垫资的办法实现了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为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提供了保证。

90年代,省里给我校投资了两项工程,一项是6号学生宿舍改造8086平方米,省政府投入780万。4月初动员、8月底竣工交付使用。由于花钱少、质量高,黑龙江省省长专门批示:“学校花钱就是认真。”另一项是图书馆翻新扩建工程。

从1992年至2000年,学校自筹资金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扩建图书馆等共101628平方米。为抢抓历史性机遇,迎接学校大发展的到来,1999年9月学校党委决定,在今年已经或即将完工的基本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在未来2—3年内,大力进行基本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加强校园景点建设,全面改善校园风貌,为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奠定坚实的基础。截至2000年7月,已经完成及全面启动的自筹资金建设工程有:

1、1999年初,学校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的学生公寓8号楼竣工,于1999级新生入学时投入使用。该楼标准高、质量优,建筑材料材质上乘,内设线路齐全,预留网线、电话线、卫星电视线。该楼可供1900名学生住宿。

2、完成2号食堂改造工程。该食堂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就餐。

3、1号教学楼扩建及维修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新增教学用房5200平方米,其中有计算机实验室3个、多媒体教室1个、演讲厅1个、教室16间。

4、小俱乐部改造工程1999年年底竣工。新增教学和办公用房2400平方米。

5、计算机楼及计算机实验室维修改造工程完成。新建400平方米高标准的计算机实验室。

6、在主楼、化学楼、2号教学楼装备5个多媒体教室。

7、完成主楼内外维修工程。该工程共投入300多万元,使主楼面貌焕然一新。

8、校门重建及沿学府路护栏修建工程完工。工程投资100余万元。

9、水房扩建、电增容、水增容工作完成。

10、家属区、学生区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学生公寓1号、4号楼,家属楼区16、17、18、19号楼的粉刷工程完工。

11、翻新扩建图书馆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国家投资1800万元,学校自筹投入2000万元。

12、10000平方米学生公寓9号楼和1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食堂交付使用。

13、61中动迁改建工程完成。大楼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校内公司和成人教育学生进驻使用。工程投入100多万元

14、商服科技大厦竣工交付使用。该大厦位于学府路学府四道街交汇处,工程耗资2000万元。

15、校园景点建设启动。1999年11月,学校按《动迁法》采取坚决措施,动迁了“04地区”[3]24户“钉子户”。目前,“04地区”的场地绿化为松树林。此外,学校还动迁了290余户动迁户,清除了破房陋室,从而净化了校园环境,改善了办学条件,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称赞。

16、2000年6月,体育馆开工建设。该馆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学校自筹资金5500万元。

17、投资黑龙江大学城的建设。大学城建设是黑大面向新世纪快速发展的里程碑,为黑大今后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些工程项目使我校的硬件基础设施水平大大提高,学生容量达万人以上,大大缓解我校因扩招而带来的教室、宿舍、食堂等紧张状况。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校园环境基本实现了绿化、净化。现代化综合性大学的雏型已建立起来。

在全省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安居工程

 

为彻底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我校从1992年起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教职工住房改革制度。以职工集资建房为突破口,加快住房建设速度。在开始阶段,全校绝大多数教职工对房改的认识不统一,思想阻力大,对黑大率先推行房改,特别是让职工个人集资建房不理解、不支持,房改举步维艰。当时学校的实际情况是:职工住房面积65158平方米,住房1429户,其中临时住房220户。截止1991年10月,我校教职工按国家住房标准共缺少住房面积43755平方米,另外有185名无房户。自1978年至1991年国家投资教职工住宅22174.25平方米,学校自筹资金建教职工住宅11275.75平方米,14年总计建住宅33450平方米,平均每年建2573平方米。如果按此平均建房速度,我校所欠缺的43755平方米住宅尚需17年才能完成,而且是在不考虑人员增长和职务、职称变动前提下的需要。因此,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后,果断实施房改工程。

房改工程的启动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1992年4月20日,陈云林副省长带领省厅局委办负责人来我校现场办公解决房改资金问题,当场决定拨给我校房改启动资金110万元。省教委副主任陈龙俊在谈到黑龙江大学住房改革启动资金的问题时说:“黑龙江大学由于在住房上历史欠帐较多,住房建设速度又相对缓慢,教师住房十分紧张。教职工住房问题已成为困扰学校发展的重大难题,已是学校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黑龙江大学按照国家房改精神,采取了新房先卖后租,优先出售、职工集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陈云林副省长听取汇报后说:“省里对学校房改一直非常关心,黑大房改总体思路是对的,方向也是对的,办法也比较好。”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黑大的房改一直是十分关注的,认真听取了多方面的不同意见,为了支持黑大房改,尽快地解决黑大住房问题,在省政府财政紧张,1992年未能拨给省属院校职工住宅建设投资的情况下,省政府从银行贷款给我校解决110万元房改启动资金,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省教委对我校发展与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对广大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和照顾。春节前10000平方米职工住宅竣工,我校住房紧张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到1999年,全校共有1009户教职工参加了集资建房,为500多名中青年教师解决了各类住房,而且三室一厅、二室一厅达标率均为100%,使我校教职工住房标准总体上发生了根本变化。房改不但明显改善了居住条件,而且为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人才创造了最主要的物质条件。对于一些无力购房、集资建房的学术骨干,学校也有能力给以倾斜政策,同步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有的因看不到解决住房希望而调离的教师又要求调回黑大。对于引进的博士生和骨干教师我们都给解决二室或三室标准住房,收到了“筑巢引凤”的效果。广大知识分子从房改中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可以说我校的房改是一项安居乐业、安居乐教工程。

2000年10月,第四期房改工程竣工。这次集资建房工程,我校经多方努力,争取到了22000平方米的建房指标,其中12000平方米的住宅重点解决青年教工住房;建设一栋4900平方米的高标准博士楼,用来吸引更多的学术骨干、拔尖人才来黑大工作;其余5100平方米建房指标用来改造旧房和筒子楼,并以此解决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的校内“钉子户”和外户的拆迁难题。

截止2001年3月,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校住房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建职工住宅25栋,总建筑面积为121008.94平方米,是房改前职工住宅总面积的2倍。全校教职工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5平方米。全校教职工基本上可住上相应标准的成套住房。房改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多次被评为省房改先进单位,新闻界也予以大量报道。

教学基础条件

扩建图书馆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在原有6800平方米旧馆舍的基础上,由国家、省及学校三方面投资4000万元,扩建23000平方米。新馆舍2000年10月竣工,2001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

图书馆新馆藏书设计能力为200万册,设阅览室15个,阅览座位2000个。根据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新馆十分重视网络化建设和计算机综合布线,设有多媒体阅览室、缩微阅览室、声像阅览室、报告厅、多功能厅、展厅等,功能齐全,可以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业务、行政工作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

从1958年到2001年,藏书由40万册增至136万册,中文现刊有4000余种,外文现刊有1000余种。图书馆建立了三级重点学科文献保障体系,使省级重点学科(含博士点)的藏书达到或接近完整级水平,校级重点学科(含硕士点)的藏书达到或接近研究级,其余学科的藏书达到大学级,在藏书量、藏书体系结构、读者服务、图书馆自动化、跨国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在我省高校图书馆中位居前列。

图书馆注重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逐步实行了标准化微机管理。1996年完成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的调研、论证及具体实施工作,所需软、硬件全部安装到位;1997年9月成立电子阅览室,同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一级检索咨询站;至2000年,建成了中文书刊数据库,在中西文采编中实现计算机管理,流通管理系统和公共查询系统投入运行,同时开通网上检索。

图书馆多方位多形式地开展了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的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友好关系;与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签定协议,建立了互换互借关系,并在该馆举办了图书展览。

建设高标准体育馆

 

体育馆于2001年9月学校六十周年校庆时竣工并投入使用,面积为17000平方米。体育馆内设有可容纳4300名观众的竞赛馆、700平方米的训练馆、40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500平方米的健美操馆。馆内设施齐全、功能先进,有国际达标各联合会认定的场馆器材,木制地板按国家体育总局要求制造,可供国际级比赛使用;有一个电视转播控制室和一个新闻发布中心,能进行高清晰度电视现场实况转播。舞台灯光及音响设备也适合于进行大型演出。

在教学使用上,体育馆可同时容纳6个班的篮球课、4个班的排球课、5个班的乒乓球课、2个班的健美操课、2个班的武术课、3个班的羽毛球课。可进行高水平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训练,可进行CAI课件教学。

信息与计算机中心

 

信息与计算中心有4个实验室,共配备高档微机600台,全部联网。各实验室都配备大屏幕投影和安装了网络教学系统,可以进行联机教学和CAI教学,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加强校园网建设,提高速度,扩充带宽,扩大网络辐射范围、丰富网上信息;1997年实现了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OERNET)接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开展网上教学(教学、答疑、辅导、布置作业);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建成了黑龙江大学远程教育网。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硬件环境功能完善。拥有先进的演播室和摄录编设备,具有制作各类教学录像片和专题片的能力。高配置的多媒体CAI实验室,能够承担各种类型的教学、培训、实验等教学任务,并具有较强的CAI课件开发能力。多媒体教室8套,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可以满足各类学科、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的需要。视听型语言实验室5套,为外语教学提供教学服务。多语种的电视卫星接收系统,可以接受英、日、俄、韩4种外语类节目及多个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教育类节目。另外还有录音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录音录像复制室、外语电台等设备,为全校师生提供公共教学服务。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媒体中央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功能全、造价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它标志着黑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科研开发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该中心拥有丰富的教学软件资源。截止到2000年,存有录音资料4780小时、录像资料5358小时、光盘资料近3000盘。内容涉及文、理、外等各级各类学科,媒体涉及录音带、录像带、VCD、CAI课件、光盘软件和素材等多种形式。此外,还有大量的投影片、幻灯片、唱片等教学资料。这些软件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已经建成录音资料、录像资料、光盘资料数据库,并实现了上网查询。部分音像资料完成了数字化工作,而且可以进行网上广播和点播。

第八节 加强党建思想工作 充分发挥核心作用

 

学校党委和领导班的自身建议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的作用

 

为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党委十分重视中心组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始终紧紧围绕各个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政治事件,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安排学习。中心组成员为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宣传部长和两办主任。根据不同选题,吸收有关人员参加学习。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中心组每学期制定计划、期末检查、年末总结,每月学习一次。

1993年,通过对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文件以及《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学习研讨,制定了《黑龙江大学综合改革方案》。1994年,中心组学习了十四届四中全会文件、《邓小平文选》三卷、《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和实施了《黑龙江大学德育工程》。1995年,通过对邓小平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制定了“九五”规划。1997年上半年,通过学习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研讨了我校“九五”期间发展战略,理清了发展思路。同时继续进行“三五”普法学习,加大反腐败力度。

1997年9月校党委书记、校长刘东辉同志作为代表参加党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心组及全校范围传达了十五大精神,并对全校的学习贯彻作出了安排。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制度建设

在抓好中心组学习的同时,学校党委建立和完善了班子自身建设的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些制度主要有:学校党委会工作规则,校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成员双重过组织生活会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制度,校党政领导联系基层(院、系)点制度,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联系点制度,定期召开民主党派、离退休干部代表、全国及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制度,校系领导班子清政廉洁的9条规定,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校领导周五接待日制度,教代会制度等。

1992年4月七届党代会后,学校的领导体制由校长负责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在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团结核心作用的同时,采取很多具体措施,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学校党委对干部队伍建设十分重视,一直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了对干部的教育,加大了重要岗位干部交流的力度,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通过培训,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1992年至2000年,党委利用党校先后举办了6期培训班,轮训处级干部233人次,并经常采取以会带训的方式对干部进行理论和业务训练。同时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1993年规定党总支书记直接参加校中心组的学习,会前通知学习内容,以自学为主,消化理解其内容。会上或听取辅导报告,或参加讨论。返回原单位后,再根据学校中心组的学习情况,安排本单位的学习。

党内的学习教育活动更多的还是日常的学习和教育,先后在全校党员中进行了学习《党章》系列讲座。进行邓小平理论辅导报告,观看党的教育系列录像片等。同时还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开展了全校性的形势任务报告会。

整章建制,加快干部工作改革

 

1995年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下发后,党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贯彻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干部管理制度,使干部管理有章可循。同时,注意干部队伍结构的调整,积极选拔年轻干部。1995年—1997年学校选拔了14名45岁以下的处级干部,占提干总数的38%。中层干部平均年龄降为46岁,1997年比1992年平均下降了2岁。

1995年以后,党委认真总结了在干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对主管人、财、物等重要岗位的干部进行了交流轮岗。

1997年4月党委对校、处级后备干部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校级后备干部为11人,平均年龄为44岁,比1993年下降了2岁,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均有很大改善;处级后备干部99人,更加年轻化、知识化。

1998年党委下发了《黑龙江大学民主推举院长(系主任)的实施方案》。截至2000年有8个院系经过民主推举产生了院长(系主任)、副院长(副系主系),群众比较认可。

在干部制度改革中,为了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2001年党委下发了《黑龙江大学处级干部任前公示制方案》,对党委讨论后的处级干部在全校进行公示,时间为7天,方式为发简报、登公示栏、上网等。

基层组织建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直是我校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

 

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各总支的保证监督作用

 

学校党委一直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保证监督作用作为党建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总结物理系、哲学系的经验,提出了集体领导原则,分工协作原则,信息交流原则,监督促进原则,廉洁自律原则等五项基本原则。1994年校党委决定建设几个重点党总支和党支部,并由组织部下发《1994年重点建设党总支和党支部应达到的条件》。1992年至2000年有3个党总支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15个总支被评为校级先进单位。1996年哲学与行政管理系党总支被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及时介绍推广了他们的经验,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

1996年印发了《黑龙江大学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党总支秘书、党支部书记、党总支(党支部)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岗位责任》,使各岗位的党务工作者在各项工作中都职责明确,有章可循。同年对评选先进党总支、党支部、优秀党员、模范党务工作者条件进行了修改。

截至2000年,全校共有23个党总支、4个直属支部,除个别总支的干部和班子没有配齐之外,绝大多数党总支按时改选换届。换届过程中,严格按照党内换届选举工作程序进行,做到了按时有序。

 

抓两头带中间,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截至2000年底,我校共有党支部127个。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方面,校党委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取得显著成效。

1993年以来学校党委多次下发有关文件,保证了党政工作的有力协调,促进了党支部的建设,坚持了党内生活正常化、制度化。党委要求科学划分党支部,选好支部书记,有条件的单位都要以科室和教研室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多数支部书记由正副科长和教研室正副主任担任,机关支部书记由部处副职担任,学生支部书记由总支秘书或辅导员担任。同时强调按时换届是党内生活正常化的一个具体体现,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每两年进行一次支部换届工作。校党委树立法学院95级学生党支部为典型,推广《法学院95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细则》,推动了学生各支部的建设。

2000年根据中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对支部工作条例又进行了修改,并印发到全校各党支部。

加强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校党委注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注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一批具有奉献精神的干部党员,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工党员和起到骨干带头作用的学生党员,学校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使党员和党务工作“干有方向、学有榜样”。

1996年10月校党委组织学工部下发了《学生党员佩带徽章制度的决定》,1997年3月开展了“党员文明监督岗”、“党员义务奉献日”、“党员卫生责任区”等活动,有效地带动广大学生“讲奉献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

坚持标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学校一直坚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16字方针来发展党员。在组织发展方面,学校注意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建立积极分子队伍,制定发展计划,每年一届,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积极培养,认真考察,1992年至2000年培训重点入党积极分子近8000人;三是严格程序,发展教工党员由组织部考察,发展学生党员由党总支考察。

学校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结合学校的情况提出了“一严、二全、三清、四看、五不批”的工作原则。一严,严格党员标准;二全,考察材料齐全,入党手续齐全;三清,本人历史清楚、社会关系清楚、重大运动事件中表现清楚;四看,看入党动机是否端正,看共产主义信念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是否坚定,看是否有较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看是否有献身精神;五不批,没有经过系统培养考察的不批,入党手续不全的不批,没有列入发展计划的不批,对党的基础知识了解不清的不批,群众有反映、问题没查清的不批。

1992年至200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共发展党员3450人,其中教工150人,研究生60人,本专科学生达3240人。

风廉和反腐败工作

 

落实岗位责任目标,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1993年9月校党委在党发〔1993〕24号文件中,确定了我校反腐败工作近期目标,对校、院系(含处)两级班子廉洁自律提出具体要求(十不准):一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二不准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三不准以公款获取各种形式的俱乐部成员或其它资格等;四不准借婚丧嫁娶之机大操大办,收受礼金;五不准在校内经济实体中兼职;六不准到下属单位和经济实体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七不准用公款招待个人的来客;八不准用公费旅游;九不准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用公款装修住房;十不准利用职权为子女亲属谋取私利。

1995年3月校党委下发了“关于印发校纪委和监察处《关于加强我校纪检监察工作力度的具体意见》的通知”。《具体意见》中规定:1.根据党章规定,校纪检委是校一级党的组织,监督同级党委和下级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情况;2.根据中纪委和省纪委的要求,在干部提拔和任用时要征得纪委监察部的意见;3.在干部离职、提拔、调出时实行审计制度,没有审计结论,不得离校或提职;4.基建工程招标,大量购煤和大修工程,重要仪器设备的购置应向纪委、监察处通报并接受监督;5.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强化对招生,毕业分配执行计划,政策和某些环节的监督检查;6.参加检查考风考纪制度的执行;7.参与住房的分配工作;八、成立校内审核收费领导小组,审核校内收费和收费标准。同时,在每项规定中都写明了具体做法。

1996年5月校纪检委、监察处下发了《黑龙江大学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规定》分总则;党委书记的责任;党委副书记的责任;校长的责任;副校长的责任;纪委书记的责任;纪委副书记的责任;党委各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校行政各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党总支(直属支部)书记的责任;党总支(直属支部)副书记的责任;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工会和共青团负责人的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具体要求;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考核办法等。这是我校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一个全面的岗位责任制。《规定》逐级明确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责任制网络。

1998年6月校党委下发了《关于树立党政干部、教师良好形象的八条规定》。同时还转发了校纪检委、监察处《关于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公款吃喝,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1999年6月学校以黑大校字〔1999〕113号文件的形式转发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严禁党政机关到庐山等12个风景名胜区开会”专项治理检查工作的通知。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1998年6月学校为了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组织了行政监察法学的讲座。学校主要领导、处级以上干部、知名教授、各民主党派负责人300多人听取了法学院杨忠文教授的辅导讲座。全校组织1000人参加了全国性的行政监察法学习竞赛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

2000年9月、10月学校在“三讲[4]”教育中对党员、干部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在专项活动阶段全校党员干部观看了影片《生死抉择》,并以影片和胡长清、成克杰典型案例反映出来的问题为重点,联系本单位实际召开了座谈会,由学校组织了一次党员干部参加的以警示教育为主题的党课。结合“三讲”中查出来的问题,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廉洁自律的整改方案。2000年4月至6月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学习江泽民同志讲话,进行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学习江泽民、尉建行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观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系列录像片,并结合实际,对各总支、直属支部的学习教育活动和贯彻落实《实施办法》进行一次检查。

 

不断总结经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997年3月学校召开反腐倡廉工作会议。全校副处以上干部及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与会。会上党委书记兼校长刘东辉同志讲了话,王安祥同志作了工作报告,题目是:“提高认识,警钟长鸣,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报告中对近年来学校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反腐倡廉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强调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几项保证。

1998年11月17日校纪检委书记王安祥同志在校第八次党代会上作了“中共黑龙江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书面报告”。报告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六年来的工作回顾,讲了六个问题:一.在党委的领导下,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反腐败斗争;二.从严治党,认真查办案件,并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三.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增强了干部、党员的廉政意识;四.整章建制,强化约束机制;五.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六.调整机构,加强了纪委监察队伍的建设。第二部分是对今后工作的意见,讲了四个问题:一.严肃政治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贯彻执行;二.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三.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四.适应新形势要求,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2000年7月学校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党委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钟庆杰同志在会上讲话,题目为《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其内容主要有三个,一是对校八次党代会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简要回顾:1.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强化制度建设和责任意识;2.按照三级工作格局的要求,切实履行纪检监察职责;3.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工作取得一定进展;4.全面履行职责,为学校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5.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二是今后一段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1.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2.要加大查办案件工作的力度。三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1.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2.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3.必须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4.必须与从严治党结合起来;5.必须与“三讲”教育普法结合起来;6.要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审计工作

 

黑龙江大学审计工作自1986年成立审计处以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履行审计程序,不折不扣地履行依法监督的职责,截至2000年结合学校的实际共制定了15项规章制度,其中《黑龙江大学深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黑龙江大学关于内审公开制度的规定》、《黑龙江大学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黑龙江大学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的暂行规定》、《黑龙江大学关于仪器设备购前审计的暂行规定》、《黑龙江大学关于修缮经费审计制度》等10项以黑龙江大学文件的形式下发至各部门单位。十几年来审计金额上百亿,审减金额700多万元。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内审先进集体。

开展“三教育

 

2000年8月底,我校开展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讲”教育[5]。8月14日省高校“三讲”教育巡视组进校,15日成立校“三讲”教育领导小组,同时进行各项准备工作。8月25日校党委书记许师东同志在全校副处以上干部,副教授以上的党员大会上作“三讲”教育动员,省“三讲”办驻黑大巡视组长王忠桥同志在动员大会上讲了话。

“三讲”教育的第一个阶段(8月25日至9月13日),是“思想发动,学习提高”阶段。在此期间,学校发出“征求意见表”298份,收回284份,回收率95%。并分别召开由不同层面人士组成的6个征求意见座谈会,共63人参加,196人次提出了涉及教学、科研建设与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待遇、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作风与学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6大方面的48条意见。

“三讲”教育第二阶段(9月14日至10月16日),是“自我剖析,听取意见”阶段。主要工作是:深入学习,作好动员;梳理归类意见,“原汁原昧”反馈;党委领导与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主管部门和联系单位领导之间深入谈心,沟通思想;撰写材料,自我剖析。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查摆本班子的突出问题,分析危害,深挖根源,形成自我的剖析材料。对剖析材料层层审阅把关,将领导班子集体和领导干部个人的剖析材料及经过梳理的意见上报省委高校工委“三讲”办。对剖析材料进行民主评议,填写《民主评议表》。归类梳理民主评议意见,进行群众满意度的民主测评,将测评统计结果逐级上报。经全校副教授以上的党员对校、院系部处级以上的党员干部的测评,对校领导集体剖析材料的满意率为94.09%,对班子成员的满意率为93.40%,对院系、部、处干部的满意率为99.84%,只有两名处级干部的满意率没有达标。

“三讲”教育的第三阶段(10月16日至10月23日),是“交流思想,开展批评”阶段。许师东同志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小结及第三阶段的动员,10月23日“三讲”教育第三阶段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三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10月24日至10月31日),是“认真整改,巩固成果”阶段。学校党委印发了《黑龙江大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认真整改,巩固成果”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11月1日,校党委按照省委关于“三讲”教育的总体部署和省委高校工委的具体要求,为深入搞好整改工作,巩固和发展“三讲”教育成果,促进“三讲”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针对学校领导班子在“三讲”教育中查摆出的党性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和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在省委巡视组的指导下,制定了整改方案。整改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密切同广大教职工的联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速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教学、科研和学科的改革与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和综合治理,切实提高管理成效。整个整改方案分三大部分,共9项32个问题。并附有《黑龙江大学“三讲”教育整改工作表》,然后各院系、部、处也纷纷制定详尽的整改方案,并逐步落实,在全校掀起了一个整改热潮。

11月8日,召开“三讲”总结大会,党委书记许师东同志作了总结报告,他指出“三讲”教育的主要收获是:第一,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第二,查摆出了党性党风和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了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方向;第三,经过了一次深刻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再教育,恢复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四,对关系到黑龙江大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振奋了精神,增强了把黑龙江大学建设成为能够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规模较大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信心。他最后讲到,要不断巩固、发展和扩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的成果。把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把黑龙江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省委驻我校“三讲”教育巡视组组长王忠桥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肯定了我校“三讲”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我校今后继续巩固“三讲”教育成果,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提出了希望,同时祝愿黑龙江大学能在各项事业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三讲”教育总结大会结束了,黑龙江大学的“三讲”教育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校党委结合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精心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其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学习分四个层次进行:一是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二是党总支书记的理论学习,学校每月组织一次;三是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利用每周三的学习日,通过专题报告、中心发言、学习讨论等方式,展开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四是学生的理论学习,通过党团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学校还在学生中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各院系组织了学马列、学党章中心组。1995年黑大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被中宣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学理论先进单位。1997年校团委在全国率先提出学理论“课题制”,多种报刊介绍了我校“课题制”的经验,2001年团中央副书记胡春华来我校听取了“课题制”工作汇报。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创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推出《黑龙江大学德育工程》,于1996年12月制定了《黑龙江大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在机关中开展了争创文明处室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了“双文明”活动,并推出了《开展“双文明”活动,培养跨世纪人才宣传教育提纲》;在教师中开展了创建优良师德师风活动;在工勤人员中开展了创优质服务活动。从整体上推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开展上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学校从1997年下半年起,又开展创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工作,2001年被评为省直文明单位。

加强三育人工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作出贡献

 

“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在围绕着育人这个中心点。为使校广大教职工都加入到育人的行列,人人关心学生的成长,学校制定了有关“三育人”的条例,并且经常组织“三育人”经验交流会和事迹报告会,表彰“三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离退休工作

 

1986年2月学校成立老干部处负责离退休干部工作。1987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了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学校第五届党委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为主任的老干部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1—2次会议,研究老干部工作,并形成了工作制度。1988年黑大校字26号文件决定,老干部处改为离退休工作处,此后,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退休工人统一由离退休工作处负责管理。1997年学校出台了《离退休工作条例》,制定了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主的原则,使离退休工作形成了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截止到2001年,全校离退休人员706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25%,其中离休干部121人(校级33人),退休干部420人,退休工人165人,党员314人占离退休总数的46%。这支既有政治优势,又有专业技术优势的队伍,是黑龙江大学的创造者和启承者,离退休后仍在为学校作出贡献。

第九节 制定“十五”发展规划 携手再创世纪辉煌

 

作为黑龙江人民的子弟校,面对历史使命和时代的挑战,在新的世纪里,黑龙江大学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走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并举之路,贯彻“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精神统揽全局,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同心同德、开拓进取。

2001年3月,学校召开了四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这是进入新世纪后学校首次召开的大型会议,会议审议了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十五”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学校的现代化,使黑龙江大学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显著、优势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开放式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步入全国同类大学的先进行列、成为北方名牌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确定的具体发展目标是:贯彻“适度超前发展”精神,到2005年,达到各类在校生45000人规模。其中,校本部研究生1000人(博士生70人,硕士生930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人,高等职业技术学生3000人,成人教育学生11000人(学历教育4000人,非学历教育7000人),留学生500人;分校和校外学院学生10000人。博士后流动站增至2个,博士点增至5-7个,硕士点增至45个左右,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2个,争取建成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继续遵循《高等教育法》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体制上进一步确立起教学和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学院制和学分制为基础,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建设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形成较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以社会为轴心的科技创新体系。继续增加科研立项和科研经费,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教师中博士生比例,使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总数的50%以上;理顺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民主化、科学化管理模式。以修订后的《黑龙江大学章程》为依据,切实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学术治校的进程,以国际化开放式办学模式,面向地方的综合化模式,形成黑龙江大学的特色。使黑龙江大学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学。为实现黑龙江省“二次创业、富民强省”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智力、科技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即思想理论教育工程、三育人工程、科技文化教育工程、社会心理教育工程、整体建设工程。

[2] “四个一”活动,即走访一个工厂或村屯;为工厂、农村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开展一次服务工厂或农村的实践活动;返校后写一份社会实践报告

[3]“04地区”为1958年建主楼时遗留的工棚,40年来经省市政府多次协调未能解决,严重影响校容校貌。

[4]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5]1995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99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这次教育活动至2000年12月结束。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主办单位:黑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黑龙江大学信息与网络建设管理中心

CopyRight:2015-2018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